2)第236章 厂卫与文官的正面冲突_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这么着吧。跟着新皇帝励精图治,开创盛世才是正经。翻什么旧账?

  这种旧账翻不好,有可能让新皇帝登基的合法性存疑

  按理说,刘文泰死里逃生,应该老实了。

  但他不。没过多久,他走内阁丘阁老的门路,谋求外放担任盐茶肥缺。

  然而公正廉明的老天官王恕挡了他的路。

  刘文泰竟栽赃王恕雕版出书,诽谤先皇。弘治帝派常风出手,才替王恕洗脱了冤屈。

  弹劾、栽赃弘治朝初期第一重臣王恕。刘文泰作死已经作到头了。

  看起来刘文泰掉脑袋是板上钉钉的事。

  更蹊跷的来了,弘治帝并未严惩栽赃案的实施者刘文泰,只将他逐出太医院。

  治死先皇,栽赃天官。刘文泰都性命无虞。

  蹊跷还在继续。

  过了几年,刘文泰竟又混回了太医院,继续当院判。

  因为刘文泰走通了两拨人的门路。一拨是内官张瑜,一拨是内阁的李东阳、谢迁。

  张瑜张公公在宫中地位称不上显赫,只是个少监而已。不过他分管的是宫中用药这一摊。在业务上监管太医院。

  再加上李东阳、谢迁两位大佬的支持,刘文泰成功起复。

  弘治帝某日批阅奏章,发现一封刘文泰递上来的奏章。

  他这才惊讶的发现,文官们不经他同意,擅自任命太医院院判。

  更可气的是,文官们任命的人,是治死他亲爹,栽赃过王恕的刘文泰!

  按理说弘治帝应该摔罄、龙啸,素质二连。

  更,更,更蹊跷的事又来了。

  弘治帝竟选择了不提此事。刘文泰安安稳稳,接着当他的院判。

  一个蹊跷是偶然事件,三个蹊跷就定有隐情了。

  可惜,隐藏在背后的真相,常风既不知道,更不敢查。

  史书亦不知。

  这个真相就要由后世之人去推理,去遐想了。

  刘文泰左右逢源,既跟内官们关系好,又跟文官关系好。掌握弘治帝身体状况一手资料的他,早就把弘治帝的病情泄露给了内官和文官。

  无论是司礼监三巨头、八虎,还是内阁三阁老、诸部院大臣,都知道弘治帝天命不久。

  皇帝天命不久,太子朱厚照成了香饽饽。人人都想往东宫插一脚,谋求未来的权势。

  厂卫这边也不能脱俗。

  这日,钱能喜滋滋的找到了常风和钱宁。

  钱能道:“礼部那边刚得了一柄倭国贡上来的宝刀,说是什么四胴切,锋利无比,吹毛即断。”

  “我截了礼部的胡,把这柄宝刀要了过来。”

  “太子殿下喜欢好兵刃。你们二人立即去东宫,代表厂卫将这柄宝刀献给太子殿下。”

  常风道:“成,我这就跟钱宁进宫。”

  常风出得锦衣卫,来到东宫。钱宁则捧着刀匣,跟在他身后。

  献刀逢迎太子这种事儿,也就厂卫敢干。

  要是普通官员献刀,恐怕刚走到宫门口就被大汉将军们拿了,说

  请收藏:https://m.pzshe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