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1章 欲得天下好,莫如召寇老_剪辑历史,开局盘点十大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身富贵》,却正是这位画像中的老人所著。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官场成功者的人生历程和功业。

  第一句“四十年来身富贵”,表现了主人公官场成就斐然,享有富贵的地位。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主人公的仕途得意,游走在仙境般的烟霞之中,步履轻松自如。还说他的才华不仅在人间得到赞誉,就连上天的紫府丹台,也都知道他无人能比,自成一派风采,多少显得有些自恋

  后写官场成功者时,诗人又通过“将相兼荣谁敢比”表现了主人公的地位高贵,显得傲气十足。

  然而,他又并不仅仅是权利的追求者,还特别注重自身的修养和气质。

  诗中的“彩凤徊翔,重浴荀池水”描述的就是主人公在自然的美景之中沐浴身心,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

  最后一句“位极人臣功济世,芬芳天下歌桃李”,则是对主人公功业的高度赞扬。

  他的事业不仅仅是个人的追求,而是关乎天下的,将功绩施及世人。同时,他的人格魅力和道德风范,也像桃李芬芳般在人间得到了广泛的赞誉。

  总体来说,这首诗主要是表现出主人公的官场成功和人格魅力,充满了对功业的追求和向往,同时还想表达自己高尚的人格和道德风范。

  【虽然这首诗多少显得有些自恋,但总体来讲还算是比较真实的写出了作者本身的情况。】

  “呵!这家伙是在自己夸自己吗?真是好厚的脸皮”

  “我知道这首诗,是宋朝名相寇准写的。不得不说,这寇准确实配得上这首诗啊!”

  “欲得天下好,莫如召寇老!要我说,寇老写的这首诗只不过是真实的介绍了他自己的成绩以及理想罢了。”

  在众人的议论声中,画面中出现了本期视频的标题,

  【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短视频:盘点历史十大名相!】

  【历史十大名相第九位:北宋名相寇准!】

  【制作者:苏迁】

  【晋元年,石敬瑭反唐自立,希望能够成为皇帝。

  但是,按照当时石敬瑭的实力来看,他的这一举动无疑是自取灭亡。

  而且,令所有人都未曾想到的是,他为了当皇帝竟然采取了一个令后人愤恨不已的举动,那就是主动成为辽国皇帝的儿子,并将燕云十六州全部割给北方的辽国,以换取契丹的支持。

  从这时起,辽国的势力大幅度增长,甚至到了可以直接威胁中原政权的地步。

  后来,五代十国结束,宋太祖赵匡胤建立了宋朝,但燕云十六州仍然未能完全收回。

  不过,这时候的宋太祖其实还是希望能将这块重要的战略地带收回,只是他本着“先易后难”、“先南后北”的政策,想先后扫平后蜀、后唐,结果却并没有如他想象的那般顺利,更没有腾出时间来对付北方政权。】

  【到了宋太宗赵炅时期,一场影响深远的战争爆发,那就是被历史称为“雍熙北伐”。

  遗憾的是,这场战争最终以宋朝惨败而告终,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宋朝开始主动避战,辽国则逐渐增加了南下侵扰的频率。】

  说起宋太宗,就连赵佶都忍不住吐槽了一句:“唉太宗还是过于自信了,他本没有太祖那样的军事指挥天赋,却硬要逞强”

  北宋建立后,皇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用的立国之策就是“重文轻武“。

  宋太祖赵匡胤以文立国,收回了武将们的兵权,防止出现唐末藩镇割据的重演,在这种社会风气下,越来越多的人弃武从文,古代汉人身上的尚武精神日渐衰弱,北宋的军事实力也逐渐消退。

  然而就是这种情况下,宋太宗还要一意孤行,致使宋军连续在战争中遭遇惨败。

  这么做的后果就是,官员、百姓甚至是军队都开始怀疑自己的作战能力,逐渐失去了对辽国作战的信心,这也是“大怂朝”的开端。

  请收藏:https://m.pzshe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