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二十一章:预订_开局错把李世民当大表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科技,一方面发展商业,另外一方面,就是发展服务业。

  现在,因为苏长生带回来新型农作物,并且还有农业部不断的在研究优耕优种等一系列的农业科研。

  大唐的粮食产量会逐步提高。

  并且随着蒸汽机等器械的出现,种地所需要的人手,也会越来越少。

  从而能够解放出大量的劳动力出来。

  并给段时间内,人口的增长,远远跟不上粮食的增长。

  新型农作物的产量太高了啊,而人口增长是需要时间的。

  谷/span但是粮食的增长,短期内是爆发式的。

  所以,接下来,不愁百姓没有粮食吃的问题。

  但是这又要催生出新的问题来了,那就是粮食过剩的问题。

  粮食一过剩,粮价就会大大降低。

  而谷贱伤农,会导致愿意种地的百姓越来越少。

  这也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只能提升粮食的附加值。

  比方说多建设一些养殖场,消耗大量的粮食来养猪、养鸡鸭鹅等等。

  另外就是粮食加工,提高附加值。

  而对于人口过剩,哪就只能增加其他的岗位,比方说经商,比方说服务业。

  就拿后世来说,一个快递行业,一个快餐行业,养活了多少人?

  贡献了多少就业岗位?

  而后期,报纸方面,也肯定是会送货上门的。

  而这,就牵扯到人手和成本的问题了。

  尤其是先期,一定需要大量的人手和大量的资本。

  教育部有钱吗?

  肯定是有钱的。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这是苏长生和李世民的共识。

  而最近几年,大唐的税收正在逐步提高。

  户部有钱了,自然也短不了教育部的钱。

  但是教育部只能说有钱,也并不富裕。

  报纸想要铺开销售摊子,初期需要的资金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如果报纸定价不高的话,肯定是难以维持的。

  所以,苏长生才将报纸的价格,定到这么高。

  不过这个价格只是暂时的,后期肯定会逐步降低价格。

  很快,大唐月报接受预订的消息就流传出去。

  喜欢大唐月报,想要购买的人,可以到各地的教育部衙门去预订。

  只需缴纳一百文钱,等下月十六,就可以到教育部的分衙门去领取报纸。

  本来苏长生是准备将时间定在初一的。

  但是现在已经到了年底了,下个月初一,可就是大年初一了。

  大年初一让人去领报纸,有些不像话。

  苏长生直接将时间定在了大年十六,让过了十五。

  当然了,这里的时间,仅限于长安城。

  其他地方,自然是不可能这么快的。

  像大唐最偏远的地区,怕是要三四个月之后,才能看到报纸了……

  命人传出这个消息滞后,苏长生也在观望之中。

  最尴尬的局面就是,这边消息传播出去了,但是却是没有人前来预订。

  这在后世,是极有可能出现的,大家都喜欢白嫖。

  不花钱,自然是千喜万喜的,但是一花钱就不行了。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哪可就尴尬了。

  幸好,事情并没有出现苏长生预料的最坏的局面。

  反倒是预定处,相当火爆。

  当然了,前来预订报纸之人,多是官员,还有文人。

  或者是哪些富贵之家,哪些不差钱的人。

  请收藏:https://m.pzshe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