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85章 刺刀对刺刀_爱国军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博文将没落的日本带成东洋小霸王,而李鸿章除了卖国还是卖国。

  所以,才有这种说法,一个中国是龙,两个中国人是虫。所以,我们要认清自己,所以我们要加强团队建设,缺少团队,我们什么都干不成。

  接着杨兴宣扬德国武力强大,我们跟随德国教官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在这次战争中,英勇的德国将士们常常是以少克多,最终在被出卖后,战败投降。

  德国战败,是德国政府问题,而每一位德国士兵是英勇的,是应该值得尊重的。

  杨兴讲到北洋海军顾问琅威理,北洋海军在组建的时候,曾经聘任琅威理为海军顾问,全面负责海军训练;

  琅威理终日料理船事,刻不自暇自逸。琅威理平日认真训练,订定章程,与英国一例,曾无暇晷。

  即在吃饭之时,亦复手心互用,不肯稍懈。

  琅威理日夜操演,官兵请假离船甚难。

  在他的作风影响下,无人敢出差错。军中流传着“不怕丁军门,就怕琅副将”的说法。在其任内,北洋海军的训练水平达到了颠峰。

  而琅威理也因训练舰队有功,被清廷任命为北洋海军提督。

  1890年2月,北洋舰队南下避冻。24日,丁汝昌率“致远”等四舰至南海一带操巡,琅威理、林泰曾、刘步蟾督带“定远”、“镇远”等舰在香港维修。3月6日,“定远”管带刘步蟾忽然降下提督旗换升总兵旗,表明自己是舰上的最高长官。

  琅威理责问:“丁提督离职,有我副职在,为什么撤下提督旗?”

  刘步蟾答:“按海军惯例应当如此。”

  较真的琅威理立即致电李鸿章,对自己的地位提出质问。

  北洋海军提督旗图形为黄灰黑蓝红五色,角上饰以锚形。而总兵旗为黑、绿、红三色。这就是著名的“撤旗事件”。

  3月7日,李鸿章致电北洋海军第二号人物,左翼总兵林泰曾:“琅威理昨电请示应升何旗,《章程》内未载,似可酌制四色长方旗,与海军提督有别。”

  制四色旗是调和折衷之语。但李的电报,明确表明了北洋海军只有一个提督。

  6月25日,北洋海军返回威海,丁、琅一同赴津,与李鸿章面谈撤旗事件。李鸿章明确以刘步蟾为是,琅威理当场提出辞职,李鸿章接受了他的请求。

  尤为糟糕的是,琅威理走后,北洋海军的训练和军纪日益松懈,操练尽弛。

  军官争挈眷陆居,军士去船以嬉。每当北洋封冻,海军例巡南洋,率淫赌于香港、上海,更显得撤旗事件像是一场悲剧的开端。

  赫德后来幸灾乐祸地对金登干说:“琅威理走后,中国人自己把海军搞得一团糟。琅威理在中国的时候,中国人也没有能好好利用他。”这不能不说是中国近代海军发展史上的一个惨痛教训。

  作为对

  请收藏:https://m.pzshe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