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9章 相亲_大魏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后养面首更是公开的秘密,比如已故的冯太后和过不了几年便会上位的胡太后。

  杨舒七兄弟均是仪表不凡,他的三位兄长,也就是官做的最大的那三位,在孝文帝时起家,均入宫做过内给事(身体健全的内官),侍奉的便是冯太后。

  不论朝堂还是民间均传,这三位都是冯太后的面首。但问题是,这三位,包括杨舒在内,都是冯太后的亲表叔(冯太后的外婆与杨氏兄弟的母亲是亲姐妹)。

  这个按下不提,再说北魏名臣李冲:便是这位凭一已之力,硬是将陇西李氏抬举为顶级门阀,之后更是被李唐追认为先祖。

  他入朝三十年,却被冯太后独宠了近二十年,时常夜宿太后宫中,举朝皆知。

  至于比李冲、杨舒兄弟名望低,史书上没有记载的,天知道还有多少。

  这还是皇室。

  像鲜卑,氐族(已被完全汉化,放弃游牧,彻底选择农耕的少数民族)等勋贵、大臣的妻妾与外人私通更是如家常便饭。

  但在朝堂也罢,民间也罢,没人认为有什么问题,连孝文帝这个冯太后名义上的孙子,都觉得理所当然?

  只因游牧民族的习俗便是如此,北魏虽说已开始汉化,但也才三四十年而已,哪有那么快就能改的过来?

  不过汉家门阀还好,毕竟传承未断,至少知道“礼义廉耻孝悌忠信”代表的是什么意义。

  至于南朝……没有最烂,只能更烂。

  北朝只是“偷”,而且大多发生在鲜卑、氏族之间,汉家士族还是知道羞耻的。

  南朝直接是“换”……

  就连皇帝派皇后出去借种的都有,但让人跌破眼球的是:在所有人都知道的情况下,借种生出的太子,照样当了皇帝?

  在李承志看来,这三观已碎到了地球外,风气开放程度简直冠绝宇宙。

  但即便如此,网上都还有人说“最美不过南北朝!”

  李承志感觉说这话的人,要么是人云亦云,不知所谓,要么就是绿帽子戴多了……

  心里转着奇奇怪怪的念头,李承志恭恭敬敬的与女眷见礼,连眼皮都不多抬。

  之后李承志又专门到后衙,给张敬之的父亲见了礼,还在张奂之的牌位前上了一柱香。

  严格来说,这位便是因他而死,但李承志仔细观察过,包括张奂之的几个儿子在内,对他并无怨恨之色……

  好一阵闹腾才开了席。

  因在守孝,做的都是素食,口味也比较淡,好几道菜连盐也不放,甚至连酒水也没有,只有几道素羹。

  但李承志吃的却极是香甜。

  一是这个年代的的烹饪手法不是煮就是烤,连煎的都没有,更不用说什么腌制去腥之类的,做出来的肉还没白水煮菜好吃。

  二则是,调味所用的盐极其粗劣,李承志觉得苦味比咸味还浓。

  这是过滤工序不合格,没有将硝滤尽的缘故。

  李承

  请收藏:https://m.pzshe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