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零八章:朱瞻基:纪纲死的太早了!!!_大明:朕让你监国,大明全疯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在吃喝上亏待过他,但是在一帮子原本的好友注视下,解缙却没有吃过一顿好饭,这也是赶巧朱瞻基来了,解缙自然不会放过这么好一个机会了。

  所以在见到朱瞻基后,立即就申请了一桌子酒菜。

  “太孙,我和你说……”

  解缙一手抓着一只烧鸡,面对朱瞻基时也不顾及自己的形象,喝了一口酒,又啃上了一口鸡腿肉,艰难的咽了下去,然后露出一脸的舒坦表情道:

  “这些东西,都是我按照您的吩咐,让他们从《永乐大典》中摘录下来,然后重新整理出来的东西,都是十分适合用作小孩子启蒙的内容。”

  朱瞻基没有去听解缙的话,而是仔细的一页页翻阅手里的书籍。

  这些东西有些是他看过的,有些也是他没看过的。

  不得不说,解缙提供的名单,也都是有着真材实料的人。

  他手里的这本书,无论是内容,还是什么的,都是十分符合这个时代的语言教育方式的。

  文字朗朗上口,道理浅显易懂。

  不过朱瞻基看完后,却不禁摇了摇头。

  换汤不换药,就是他对这书的看法。

  这个时代的蒙学教育,其实总结起来就是三本书:

  《千字文》《百家姓》以及《三字经》。

  而解缙这些人弄出的这本书,其实说起来和这三本书内容大差也不差。

  换句话说,用这本书,和用《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这三本书来做启蒙教育区别不大。

  这样的书籍放在这个时代做启蒙教育并没有什么问题,

  但这却并不是朱瞻基想看到的,就拿《千字文》来说。

  全文总共一千字,除了一个“洁”字重复了一次外,,其他的无一字重复,意味着学会整篇千字文,便能认识九百九十九个字。

  但是这其中的难度其实是可想而知的,有些文字本就极为相似不说,整篇文章虽然对仗工整,但是却并没有什么可以当做识字的规律。

  想要牢牢记住每一个字,就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以及精力,去死记硬背。

  倒背如流都是基础,甚至只有做到随便念出一个字,就能立即准确的想到这个字的位置这种程度,才算是学会。

  然后才可以学《百家姓》,《三字经》。

  所以别看这个时代什么社学,义学等等一大堆可以免费学习的学堂,但是真正能够做到识字的人,却并不多。

  固然这其中有很大原因是因为一些穷苦人家的孩子,即使有机会入学,为了生存,也只能放弃。

  但是最大的原因其实还是所谓的启蒙教育门槛太高。

  就算有老师教,但是也不可能一个人一个字的去教,

  如此一来,没有极高的天分,没有课后的辅导,穷苦人家的孩子想要通过读书来改变命运,基本也只是空谈。

  就算努力的,花费数年时间,也是未必能够将一本区区千字的

  请收藏:https://m.pzshe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