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章:殿议后的余波_我,刘辩,雄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做出再行征讨、不予招安的决定后,灵帝便心事重重地结束了朝议,并未立即商议征讨、或者抵挡凉州叛军进攻的具体战略。

  原因刘辩大致可以猜到,灵帝可能是要先说服董太后,毕竟董重建议朝廷招安凉州叛军的背后,就是董太后心疼钱,不希望朝廷再做征讨。

  不得不说,这位老太太跟后世清朝的慈禧太后有得一拼。

  而刘辩虽说也想尽快做好针对凉州叛乱的安排,但见灵帝眼下毫无心思,也就识趣地没有劝阻,毕竟今日能说服同样爱财的灵帝决定继续讨伐凉州叛军,这已经是一场胜利,没必要再做强迫。

  “退朝。”

  在张让宣布退朝之后,这二十余位臣子逐一退出崇德殿,其中也包括刘辩。

  不过在离殿之后,群臣却并未立刻离散,而是在殿外等着。

  等谁?无疑是等今日大出风头、令诸大臣刮目相看的刘辩。

  按照地位,率先与刘辩搭话的,正是大将军何进,只见他竖起大拇指称赞道:“今日史侯驳董重驳得漂亮!”

  然后是何苗与卢植。

  不过他二人并未开口称赞刘辩,只是用鼓励的目光朝着刘辩微微点头,作为嘉许。

  最热情的,当属司空袁隗、太中大夫杨彪,以及皇甫嵩、张温、朱儁几人。

  也有相对比较冷淡的,或者有显得有点犹豫的,比如侍御史郑泰,与司隶校尉袁绍。

  这也难怪,毕竟前一阵子刘辩在卢植面前,拿‘家有良田四百顷’的侍御史郑泰举例,说后者结交天下豪杰,意图不明,当时刘辩的本意是让卢植明白‘天下乌鸦一般黑’的道理,莫要过于针对宫内宦官,然而张让等人却自认为得计,在郑泰再次弹劾他们几人时,反过来用此事作为攻击,这让郑泰等一些士人朝臣对刘辩产生了一些怀疑,以为这位史侯已被张让等人蒙蔽。

  当然,哪怕是凭着何进的关系,郑泰等人也不至于会对刘辩不利,只不过今日撞见,心中多少是有些芥蒂。

  同理,司隶校尉袁绍亦是如此,他也听到了一些风声。

  就在刘辩与何进等人寒暄客套之际,灵帝带着张让从殿内走出。

  在看了一眼被何进等人围在当中的刘辩后,灵帝并未说什么,直奔永乐宫而去。

  倒是张让担心刘辩与朝中士人走地太近,连忙嘱咐随行的小宦官给赵淳传话,叫赵淳尽快将刘辩带离。

  然而赵淳却没有按照张让说的做,毕竟他久在刘辩身旁,已渐渐了解这位史侯的性格,尤其是‘忠诚’二字的看法。

  不过他不出面,却有人出面,那就是刘辩的老师、太子太师卢植。

  他一半认真地对众人道:“史侯虽天生聪颖,但终归年纪还小,诸位大人不宜过多赞誉。……好了,接下来史侯要与我一同阅览奏章,我就不留诸位大人了。”

  “好吧。”

  

  请收藏:https://m.pzshe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