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五章 进京_道门奇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然彼时祖父已有癫狂之征,不听劝阻,累年积月,至数月前一病不起。各方道观皆言为时已晚,不愿出手。”

  张谦道:“确是如此,我之丹方虽可为你祖父祛毒,但已伤及本源,日后当细心调理。”

  又道:“十日后,我行祈禳之法,还汝祖父神台清明。”

  这一世修道之风盛行,世人不得法门,误以为铅汞为药,致毒入骨髓,伤及五脏神台,以异征为成仙之兆,实是可怜。

  其居守中园一日,消息已然传开,次日郭忠玉领一众差役上门,道:“汝受旨进京,如今进京,为何不报?”

  张谦不答,问道:“何日面圣?”

  郭忠玉心道,此人软硬不吃,富贵却在他身上,不可交恶,改笑颜道:“今日便是来知会道友,圣上明日宣你进宫。”

  待郭忠玉离开,周怡然道:“此人在京势大,小友还是少惹为妙。”

  周澄明道:“我父此言差矣。那人有求于道长,若非如此,怎会如此低声下气。他乃一恶人,正好让道长治治他。”

  张谦道:“谢二位提点。”

  其后又有人来见张谦,皆推拒。次日上朝,听皇帝宣召后,进金銮殿。

  其着青道袍,戴混元巾面圣,只躬身抱阴阳施礼,太监怒道:“大胆道士,见天子为何不拜。”

  张谦道:“我方外之人,只拜祖师与生身父母。”

  有一臣子道:“天子乃是天下人的父母,你自然要拜。”

  又有众臣议论附和,张谦只闭目不语。

  皇帝适时笑道:“先生乃是得道高士,自不用这些尘世俗礼。”

  大手一挥,道:“免了罢!”

  张谦称谢。

  皇帝又道:“我闻如今皆不能通神,唯道长可行此术,请道长施法,请神降临。”

  张谦道:“我如今亦只能通神。何况请神大事,凡请者,或匡天下正,或祛病禳灾,无事而请之,是为不敬。”

  又有臣子议论,言张谦不敬今上。听得郭忠玉两股战战,额头冒汗。

  皇帝闻得此言,亦不悦,道:“我想问楚国气运几何,高人可有教我?”

  张谦道:“气运福德者,在于民。当朝者施仁于民,百姓安居,平民乐业,则国运昌盛。若不仁于民,使衣不蔽体,忍饥受饿,则国运衰败。”

  皇帝问曰:“汝道门中人,如何与儒门中人无二。”

  张谦道:“无为之说乃玄门修行之道,世俗贪念不能消减,儒门、法家理念当是治世之道。”

  此言听得一众朝臣欣喜。

  皇帝却更为不悦,问曰:“汝今日见朕,如何不掌握这弘道机会。”

  张谦道:“道门中人修行讲求清静无为,若皇帝无为则无人治世,无人治世则天下乱,天下乱则黎民苦。道门中人心存善念,岂可为弘道而弃天下苍生于不顾。”

  “何况大道三千,儒门亦是道,敢问天子,何以不喜儒门。”

  皇帝大怒,沉声斥责郭忠玉:“这便是你口中的得道高人。”

  拂袖而去。

  郭忠玉质问张谦:“你如何敢如此拂逆天子!”

  言罢去追赶皇帝了。

  早朝不欢而散,出了金銮殿,众大臣来结识张谦,皆言张谦深明大义之人,又斥责道盟奸佞行径。

  张谦一一应付,道:“我虽非儒学出身,却也敬仰儒门圣人。”

  众人散去,有一人来见张谦,道:“感道长高义,愿请道长至府上小坐。”

  张谦问其身份。

  其道:“老朽晏素怀。”

  张谦讶然,道:“原来是宰相大人。”

  遂至宰相府第,品茗畅谈。

  晏素怀道:“如今皇帝深信道学,又有王典和、郭忠玉之流败坏朝纲,敢问小友有何策教我。”

  张谦道:“我虽道门中人,却也知晓,皇帝需勤于政业,施仁政于民,以刑罚治乱。然当今皇帝昏聩,只知求仙拜神,炼丹食药,若如此下去,国亡也。”

  晏素怀心生悲切。

  张谦又道:“如今大人只能除奸斩佞,以正视听,肃纲纪。”

  晏素怀道:“我却无计可施。”

  张谦笑道:“怕是大人心中已有计较。”

  晏素怀警醒,道:“天色已晚,便不留小友在此了。”

  请收藏:https://m.pzshe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