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70章 南云司令官_崛起之第三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走的却是底层劳动人民的路线。他通过进行社会资产的重新分配不断给“无衫汉”们加薪、建造住房和增加福利赢得了底层民众的拥护。又通过国家干预,支持国营工业和本国私人工业的发展,企图实现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基本上都是希特勒在德国推行过的路线。

  因此史上的庇隆虽然被美国人认为是“不民主的独裁者”,但是在阿根廷国内却受到广泛的拥护。后来美国人也只能支持“民主的军事政变”去推翻庇隆,而在军事政府还政于民后,不民主的庇隆主义党又以压倒性优势赢得选举,让庇隆第三次成为阿根廷总统。

  不过真正让赫斯曼对素未谋面的庇隆充满好感的原因并不是他为阿根廷人民做了什么,而是他在史收容了大量的纳粹流亡分子如果赫斯曼在德国的事业失败了,可以逃亡的地方除了西班牙就是南美洲阿根廷和智利了。

  在某些传说中,希特勒本人都在柏林陷落后躲藏到了阿根廷……这样一个德意志人民的真朋友,怎么能不扶植一下?

  所以在1月26日的统帅部会议上,赫斯曼就提出了在庇隆正式就任阿根廷副总统后邀请他访问欧洲的建议。

  “阿根廷……这个国家一直是亲德的,而且还是个白人为主的国家,比巴西更有前途。”希特勒对阿根廷的印象是很不错的,“它有可能成为南美洲的领袖国家吗?”

  “就国力而言,阿根廷比不过巴西,后者毕竟有更多的人口和更加辽阔的土地,以及丰富的资源。”回答问题的是施莱彻尔,在间战期间德国和南美洲的交往都是由他负责的,所以他比赫斯曼更加了解情况。

  他接着说:“而且阿根廷的资源虽然丰富,但是却存在着少煤和缺铁两大短板,不大适合发展重工业。”

  希特勒点了点头,“那么阿根廷现在需要什么?我们又可以向阿根廷提供什么样的援助?”

  “阿根廷总体来说是个富裕的国家,”施莱彻尔回答说,“该国的人均收入和我国相仿,拥有丰富的农产品和石油,并不缺乏支付手段,因此谈不上援助。所以无论阿根廷需要的是什么,我想我们们都可以提供。”

  “那就好,”希特勒一笑,“我会让里宾特洛甫先去阿根廷一趟,当面和这位庇隆上校交换意见。”

  说完了南美,希特勒又把话题转到了太平洋战场上,“路德维希,美国人的大西洋舰队主力进入太平洋了?”

  “是的。”赫斯曼回答,“在他们打下夏威夷群岛前,我们可以在大西洋自由行动。这是我们的机会,也是庇隆上校和阿根廷的机会。”

  ……

  美国大西洋舰队主力西调太平洋的消息,对德国而言意味着有了在南美洲兴风作浪的机会,而对日本而言,无疑说明太平洋上的终极决战将要

  请收藏:https://m.pzshe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