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64章 秣马厉兵_一寸山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之遥。

  六七十里,真不能算做遥远,骑着马,也就一天的路程!难道自己还有机会与老部队打交道?!那个临阵脱逃、在全国民众面前丢尽脸面的独12旅啊……

  夏连山带来这个情报的时候,吴子健其实也有些吃惊,当初自己指挥林师二营主力伏击日军骑兵,救下的就是晋军独12旅的溃兵,肖俊平身为其电讯参谋也正是在那一战中负伤才被自己强行收容的。八路军副营长还记得一个人:晋军溃兵中的一个少尉排长李满仓,前二十九军大刀队的成员,手中一柄绝对称得上宝物的大刀;可惜,那天未能如愿将其一起收编过来。如今,独12旅竟然退守到了距离八路军关门山根据地几十里远的县城,而且据说主力尚存;吴子健虽不了解平泉县,但也知道那是夏连山的老家。

  “咋了,肖参谋?想念从前的老部队了?”

  吴子健半是认真半调侃地问到,脸上挂着诡秘的笑容。肖俊平被对方一句“肖参谋”搞得红了脸,急忙表明自己对八路军的忠诚。吴子健则哈哈大笑起来,他不怎么担心昔日的晋军参谋会产生动摇,剔除所有因素,毕竟也还有张绣呢。

  “副营长,我的意思是说,如果从大榆树山的中央军391团防区算起,依次向南,就有我们林师二营和晋军独12旅、在沿着与同蒲铁路平行的防线部署,日本人即便攻下了同蒲路全线,也会随时受到来自侧背的攻击。”

  “说得好!”吴子健兴奋地拍着肖俊平的肩膀,随即打开了地图:“连山从391团回来的时候,秦上校托他给我带来了一封信,讲的也是这个意思,秦上校他们正准备用原来的电讯码试着联系晋军独12旅,一旦与他们取得联络,就通知我军;这样一来,自大榆树山、关门山到平泉县,百里之内有我们三支国军的数千人马,只要彼此之间加强联络和合作,就足以给濑名师团和同蒲铁路造成致命威胁。”

  肖俊平的情绪被吴子健的话鼓舞起来:“而且,副营长你知道的,我们位于同蒲铁路以东,距离铁道线还有二三十里,从前我担心日军利用铁道线快速集结兵力对二营防区发动闪电打击,但是现在有了391团和独12旅在两厢策应,一旦日军来袭,我们就可呼叫友邻部队进行支援。三军形成掎角之势,情况就变得有利多了——”

  “你说呼叫友邻部队?”吴子健突然插话:“这倒又提醒我了,二营必须迅速搞到电台,与秦上校他们以及你的老部队建立通讯联络,否则,我们拿什么呼叫友邻?靠连山的骑兵传口信?那太慢了!”

  “如果你能搞来电台,我立即就会让它发挥作用。”曾为电讯参谋的肖俊平不无向往地说到。

  吴子健却一下子沉默起来:说起来容易,这电台要到哪里去搞呢?早知道,不如让前去寻找团部旅部的教导员,从上级那里要一部来。当初从晋东北的五台出发的时候,二营曾经向上级提出过这样的要求,但被拒绝了,因为只有旅部才配有电台,团长那里都是靠骑兵通信的。时过境迁,或许八路军的装备已经改善了也未可知。

  “肖队长,电台的事先放一放,我答应你一定会搞来的!眼下最急迫的,是我们的内部安全;”吴子健索性将毫无头绪的电台话题丢到了一边:“我这次接你过来,就是要商量一下,如何在西坪这么大的防区内,确保不被日伪安插特务和眼线。你这个敌工队长,除了搞敌人的情报,也得防着敌人搞我们的情报!”

  肖俊平的神色变得严峻,他很清楚,防谍并不比搞来一部电台更轻松。西坪发生的事情足以证明,敌军对八路军根据地的情况是有过摸底的,如果说河口那边村子小、人口少,日伪特务难以混入,那么偌大的西坪村,潜进个把敌人的谍工人员,实在太容易了!

  请收藏:https://m.pzshe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