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七九章 夸大_永不下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与科幻作品中的末日不一样,核武器的威力,和能够对盖亚造成的影响,在历史上是长期被夸大的。

  这种“夸大”,并非是指核弹的杀伤力太弱。

  现代热核武器的当量,动辄上百万吨,用于测试的最大热核弹头更有58,000,000吨的巨大tnt当量,一旦投掷出去并、成功起爆,百万吨级核弹对钢混建筑的有效杀伤半径,在空爆时远达一公里,暴露人员的杀伤半径则远达七公里。

  换言之,一枚百万吨级核弹的爆炸,便能轻易摧毁天堂镇这样的小型城市。

  但是话说回来,核弹,并不是战争狂人用来毁灭世界的道具,而是与战机、坦克、大炮同类的武器,那么其使用规律,就很难脱离战争策略的约束。

  用核弹轰炸城市,效果,究竟是好、还是不好,不同的人会有各自的观点。

  但轰炸城市,用核弹荡平民众聚集地,这种做法对争取战争的胜利,却没有太大的帮助。

  回顾第二次盖亚大战,西历150年在升阳国土上爆炸的两枚原子弹,的确促成了终战,但也要看到,决定战争走向的根本因素,并不是当时仅有三枚产量、还有一枚用于测试的核武器,而是联邦千万大军的进击。

  待到战后,联邦与理联进入冷战,两个超级大国在核战争的严峻形势下,竞相修筑大量永备工事、避难所,并在产业体系规划上进行一系列的分散配置。

  从二战到今天,应对核战争的手段,一直在进化,核武器的威力却没有突飞猛进的增长。

  即便在几十年前,倘若联邦与理联爆发核战争,动用全部核弹头进行一场你死我活的豪赌,双方胜负殊未可知,有一点却是确定的,核弹无法彻底摧毁双方的统治机器,也无法彻底荡平敌对一方。

  在核弹洗地后,战争,仍将继续,虽然形式可能会很不一样。

  战略层面的推演,大致如此,再考虑到盖亚的庞大体量,人类创造出来的核武器就显得格外孱弱。

  有史以来,人类制造并引爆过的最大核弹,理想联盟在西历1416年引爆于纽地岛的“大彼得”,当量五千八百万吨的三相热核怪物,如此耗费巨资、向联邦展示力量,直到今天纽地岛却仍安在,只残留一个直径约两百米的浅弹坑。

  考虑到“大彼得”是在空中引爆,弹坑直径已经不小,但即便触地爆,对庞大的盖亚也没有什么显著的影响。

  至于成百上千枚核弹一起引爆,是否会引发“核冬天”、或者其他生态灾难,多年来学术界一直存在巨大争议,有些学者认为核冬天很可能降临,有些则不以为然,但大多数研究人员的结论则居于两者之间,认为全球核弹一起引爆的生态影响“并不十分严重”。

  当然,所谓“并不严重”,也要看是什么样的

  请收藏:https://m.pzshe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