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九十八章 吃他娘,穿他娘,魏公来了不纳粮_司礼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们从军中退役返回原单位。

  军部给予他们的只是每人三百两的遣散费,除此,别无任何补偿。

  这在外人眼中自是羽翼丰满的魏公公开始背信弃义,抛弃这些为他立下汗马功劳的学员们,但实际上在这些学员退役的时候,第一军司令长官曹文耀代表军部,也代表魏公公给学员们念了一封从辽东寄来的魏公公亲笔书信。

  书信并无滔滔大论,只寥寥几句,其中最重要的一句就是:“回到你们从前的岗位去,那里会是你们新的战场!”

  在这些监军太监登上海船回本土的时候,每人三千两的汇银也到了他们老家家人的账上。

  根据魏公公的要求,退役的监军太监们要做好长期潜伏的准备,直到大转折的来临。

  什么是大转折?

  直到亲军入关,林阿公才终于明白大转折的意思。

  他老人家是多么的高瞻远瞩,也是多么的料事如神啊!

  果然,司礼监中那帮红袍大珰们将他们这干被皇军“扫地出门”的监军利用起来了。

  “机会不是自已去创造,也不是自已去把握的,而是别人给的。”

  如果不是魏公公,司礼监的那帮大珰会想起他们这帮人吗?

  林阿公看得很清楚,他知道他能被宫中重用,完全是魏公公给他创造的机会。

  那么,现在就是他报答魏公公的机会了。

  司礼监那帮只知权谋的老人根本无法适应这个浩荡的时代,他们也根本无法带领帝国走向更强盛的未来!

  林阿公知道自已一个人的力量有限,能起到的作用也有限,但他没有因此退缩,因为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监军内臣的职责是监督京营,但却没有实际指挥权力,所以林阿公上任之后并没有轻举妄动。

  在提督勋臣英国公的部署下,神机营负责了北京四座城门,分别是安定门、德胜门、西值门、东值门。

  德胜门这里便是林阿公的监军所在,守军是掌号头官马大壮部的四千余神机兵。

  接下来的几日,城内城外都很平静,但是谁都知道京营和亲军的冲突在所难免,因为朝廷不再向城外派出使者,而城外的亲军也开始不断的在京师各城门制造磨擦,甚至有一支亲军的骑兵公然直抵城门向城上的京营炫耀武力。

  朝中也不是没有官员试图阻止这场内讧之战,但坚决不同意亲军入城的东宫态度艰硬,使得这些朝臣的努力变得无用功。

  洛阳传来的消息也深深的刺激到了为国本斗了三十年的朝臣们——河南巡抚可能是担心福王成为又一个燕王,所以派标营游击陈永福带兵包围了福王府。据说,此事是东宫授意。

  而福王在王府被包围之后,不知出于什么目的,竟然让人说自已病了,天天躲在卧室之中不知做些什么。河南巡抚和洛阳知府想一探福王底细,却都被阻止进入王府。

  这就让河南方面越加担心福王是在装病,结合京中的情形,河南方面也是越加肯定福王有篡位之心。

  如此,便越发让东宫忧虑,自然更不可能同意亲军入城了。

  城外亲军方面也断绝了和朝廷的所有联系,整日里不是大搞训练,就是在城外耀武扬威,完全没将朝廷的威严放在眼中。

  更有甚者,京中开始出现各式童谣,这些童谣几乎如出一撤,不是攻击东林党,就是为魏太监和他麾下的帝军歌功颂德。

  如:“吃他娘,穿他娘,帝军来了不纳粮!”

  又如:“东番三熟槟榔美,倭国行商有鸡票!平奴分地千万顷,高丽人参可劲饮!”

  还有:“海事特区舞生平,日进斗金好享受。可恨东林大头巾,隔绝中外据神京,不给百姓好日子。”

  再如:“大东懦弱又赖债,小东党争拒圣裁。天诛国贼在今日,尊皇讨奸在今朝。”

  这些个童谣就好像一夜之间冒出来,传遍了北京城的大街小巷。让人倍感无奈的同时也是倍感愤怒,东宫太子何时欠债了?

  内阁首辅方从哲私下问询了东宫管事太监王安,殿下到底有无欠债,结果那王大伴吱吱唔唔的半天说不出话来。

  而就在与此同时,却有上百人拿着各种欠条云集宫门之外,叫嚷着太子殿下欠钱不还。

  其中,竟有边镇的将领!

  请收藏:https://m.pzshe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