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三十八章 维新的大幕终将拉开_司礼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换言之,这是一个务实派。

  谁能给百姓,给国家带来福报,他蒋天修便支持谁。在从江南启程去北京赶考的路上,蒋天修没有搭乘舟船,而是一路靠双腿走到京师。

  这一路所见所感,俱被他写成了一本约六万余字的书,名为《北地诸省调研报告》,现由皇明日报所属的皇明书社印刷出版,是海事衙门以及皇帝亲军的内部书籍,也是魏公公大本营案头上的内参书之一。

  “我等能有今日之相聚,全赖魏公,我等不唯他马首是瞻,便是忘恩负义之徒!”

  “魏公之思想高明万分,更高瞻远瞩,诸卷文集,卷卷切中时弊,也卷卷为时人指出解决方法,无哪一卷不为咱大明,不为咱人民考虑,如他不为我等核心,宋某第一个退出维新会!”

  拟任福建巡按的宋程庆和迁任兵科给事中的宋修文年纪最小,一个才22岁,一个27岁,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言辞很是激烈。

  如杨嗣昌、洪承畴都已三旬,见多世面,也饱尝人间冷暖,情绪表现自不会如年轻人一般,但二人神情明白无误的告诉诸人,他们也是支持魏公公的。

  在座所有人都是支持魏公公为维新核心领导人的,因为他们能够聚集在一起,都是因了魏公公。

  “”

  十一名维新志士们人人激昂,共推魏公良臣为维新最大之核心,帝国改良之基石。

  毛士龙更道:“辽东大捷,魏公作为首功之人,陛下又病重不能理事,朝中党人俱怀鬼念,我以为魏公理当火速班师进京主持维新!”

  “若魏公不归京,朝中必定党争再起!”

  马士英虽然才中进士,还未得授实官,但在京中这一年多时间也目睹了不少党争之事,心中对这党争是万分厌恶的。

  “诸位,我等虽共推魏公为我大明维新核心,也深知魏公之思想于我大明之重要性,但我等毕竟才十一人,且都是微末之官,恐人微言轻,现在若言维新,朝中诸公只会嗤笑我等异想天开。”

  程正己不无感慨道,他们是买了官都各自有了进步,可最高者也不过是员外郎,即在吏部有两位,所能发挥作用也是有限。

  即便他们鼎力支持魏公回来维新,怕也是杯水车薪,难有大为。

  “哎,程兄这话说错了,大错特错,”

  毛士龙忽的起身朝众人一拱手,尔后说道:“同志们,魏公公在辽东前线让我给大伙带一句话。”

  程正己一听忙道:“噢,毛兄快请说!”

  毛士龙朝程正己轻轻点头,“魏公公说,皇军是手背,我们维新会则是手心,二者缺一不可,也只有二者合而为一,如同手心和手背握在一起,便是一支充满力量的拳头!”

  说完,毛士龙将自己的右手紧握成拳向前方虚空用力砸去。

  受到毛士龙情绪感染的杨嗣昌起身道:“好一个手心手背说,不错,只要我等紧密团结在魏公周围,只要我们坚信维新是大明的唯一出路,哪怕我们人微言轻,也终将是朝堂上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众人闻言,更是人人热血上涌。

  “不知我等是狂是愚,唯知一路向前奔驰!”

  阮大铖一挼自己特意留的长须,然后拿手指点了点酒水,在桌上画了个菊花图标。

  维新会的图标就是菊花,因为菊花代表傲然不屈的精神。

  请收藏:https://m.pzshe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