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9章 悲催的陆县令_盛世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些心理疾病的。而陆县令在这等情况下还能年纪轻轻便考中进士——虽然是同进士,但那也是全国考生中前两三百名的存在哪——足可见其不凡了。

  而这还不是陆县令遇到的最糟心的问题,在随后,陆缜又发现原来他不光是在后衙家中地位尴尬,就是在官府衙门之中,也没多少威信可言。

  刚开始时,陆缜因为心虚,再加上担心自己被人看出破绽来,所以一直都称病躲在了后衙休养。直过了五天后,觉着再不出去也会惹人怀疑后,才不得不露了面。

  但随即发生的事情就叫他大感意外了,那些衙门里的官吏对他这个正堂县令虽然表面很是恭敬,甚至还好生问候了一番。但陆缜却发现,在自己办公的二堂书案之上,居然只有几本不关痛痒的文书,而且上面也没有他做主的份儿。

  随后两日,随着他在前面待的时间长了,这种被人刻意忽略的感觉就越发的明显了起来。只有当拿一些需要他这个县令用印的公文过来时,底下那些官吏才会笑着过来,而在他扫看上面的内容时,有几位还会露出不耐烦的神色来。

  更叫陆缜感到吃惊的是,那些文书早都用县令的语气做出了批示,根本就不给他任何下笔的地方。他的唯一作用,就是在官吏们把文书交上来后盖上自己的官印,使之成为合法的官文。

  只略作试探,陆缜便知道这是陆县令到任之后就一直施行的常例,换句话来说,这个广灵县令手上压根就没有任何的权力,只有受人摆布的份,是那些地方官吏手上的提线木偶罢了。

  对这种县令被手下人架空的事情,陆缜在书中也是读到过不少的,这也是朝廷地方官制度上的一个弊端所在。

  因为按照朝廷的制度,流官到了地方一般都是三年一任,三任之后无论如何都会被调往别处,更有异地为官的规矩——即某府出来的官员是不可以在当地当正堂官员的,这是为了防止官员因为太熟悉而勾结地方势力,导致尾大不掉。

  不过许多实际的差事总不能都交给完全对地方陌生的官员吧,于是朝廷便提拔了当地好些官员做了正堂官的助手。就县衙门来说,除了县令、县丞之外,主簿(主要掌管文书税收)、典史(主要掌管刑狱差役)以及其他的一系列胥吏都是地方上的人来担任。

  而这些当差之人可就没有县令他们那么多限制了,一旦上任,就没个任期到了一说,能够霸占这个职位直到老了,或是不想干了。有时,这位置还能传给自己的子侄辈。

  这么一来,地方上的下层官吏的势力就变得极大,甚至很多时候能够反过来制约自己的上司,让县令完全拿他们没什么办法。因为任何一个县令想要做出成绩都少不了底下人的配合,一旦与他们起了冲突,别

  请收藏:https://m.pzshe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