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曾国藩第二部--野焚_105_曾国藩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无不畏惮,官场腐败之风略有收敛。

  曾国藩又仿效武则天当年的办法,在衙门口置一木匦,名为举劾箱,命两个勇丁终日守

  护。号召所有军民人等,均可将各级官吏奸弊情事写成举劾函投入箱内,总督衙门对举劾人

  严加保护。曾国藩这一举动,使祁门附近几个县的官吏们整天提心吊胆。他们平日奸弊情事

  太多了,一旦落入这个素有“曾剃头”之称的总督大人手里,后果岂敢设想!祁门县令包人

  杰,捐纳出身,自称是包拯的三十五代孙,其居官却与先祖大相径庭,贪赃枉法,鱼肉百

  姓,祁门合境怨声载道。

  这些天,他见曾国藩派员在三街六巷查访民情,急得犹如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

  这天夜里,包县令换上青衣小帽,准备去北门外找一个人求教。此人年过七十,人唤施

  七爹。施七爹二十岁起在县衙门做事,一生给十多个县令当过幕僚,在衙门里整整混了四十

  八年,是一个更事极多、经验极丰富的刀笔吏。这两年养老住在县城,包县令每有难事,便

  带着一份礼物去请教。礼物厚薄,视事之难易而定。施七爹接过礼物,往往沉思一会,然后

  说出主意来,包县令照此去办,几乎件件顺遂。

  包县令从钱柜里取出一个二十两元宝,小心翼翼地放进袖口里,谨慎地锁好钱柜。刚落

  锁,他想到今日此事关系太重大了,一个元宝可能会嫌少,又把锁打开,再取出一个同样重

  的元宝,仔细看好,放进袖口,这才出了门。施七爹见包县令恭恭敬敬地送上两个元宝,乐

  得透体欢喜。凝神听完陈述后,他抱着一杆长烟筒,石雕泥塑似地靠在椅背上,长时间沉默

  不语。包县令耐心地等着,大约过了半个时辰,施七爹想出了一个主意。

  第二天晚上,守护举劾箱的湘勇将一大叠信函送到曾国藩书案上。像往日一样,他依次

  将最上面的一封信拆开,准备每一封信都亲自看一遍。谁知这一封信刚读了几行,便大为惊

  骇。这封信举劾的不是别人,正是他自己。信上说,曾国荃打下吉安时,偷运了二万多两银

  子回荷叶塘买田起屋,据说此事是曾国藩授意的。曾国藩额头上沁出了汗珠。他心中知道,

  沅浦的确运了不少银子回家,但并非是他授意的。不过,作为大哥,作为主帅,沅甫做的这

  种事,他能逃脱责任吗?曾国藩将这封信锁进竹箱里,继续看下去。

  第二封举劾的是邹九嫂乘丈夫外出之时,偷了一个野汉子在家,请官府速派人前去捉

  奸,以正风俗。曾国藩看后冷笑一声,顺手丢在一边。

  打开第三封,他又惊呆了。这封信又告到他的头上来了。

  说他自办团练以来,打仗无功,争权有术,所办的事情,大多

  请收藏:https://m.pzshe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