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47章 七月杂记_太阳的距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七月,从来是流火般的天气。[首发]而今年的七月,更是多了一份肃杀,一份狂躁和一份挣扎。到了七月份,全球的旱灾已经到达了顶峰。不仅仅是全球小麦减产的预期兑现,各地粮食库存量大幅减少外,国际粮食市场上更是连玉米的产量预估也大大的降低。因为,最大的玉米产地,美国,也遭受了百年不遇的巨大旱灾,很多农场主将一望无际的玉米地全部抛荒,地表干裂,含水层下降,连耐寒的野草都不怎么旺盛,恐怕只有仙人掌这种东西能够好好的生长。中国的旱灾也造成了粮食的减产,不过好在去年在廖三伏的直接干预下,旱情最严重的河北省和内蒙南部地区首先用上了淡化海水。而在河南,东北等粮食大省,各级农业部门也用电力换水源,各地的抽水泵站日夜不停。武警的给水工程部门也全力配合地方抗旱工作。至于亏空的地下水,大不了来年用海水淡化工程的水补充下去。而玉米等依赖进口的饲料作物,国家也没什么好办法。中粮和中储粮部分在非洲的粮食以精小麦和优质水稻为主,哪怕为了抵抗即将到来的饥荒抢种杂交稻和转基因粮食也是为了填人的肚子。在这种情况下,鸡肉奶蛋等副食品的涨价不可避免了。为此,除了加大饲料粮食的进口外,从美国来的牛肉和猪肉也算缓解了一部分肉类价格高企的情况。对于世界两个超级大国来说,这次旱灾仅仅是难受而已。但是对一些小国,尤其是对于粮食严重依赖进口的国家来说,几乎就是灭顶之灾了。从亚洲来说,最先倒霉的是菲律宾。在很多人眼里,菲律宾应该是个农业国。但可惜的是,菲律宾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稻进口国。在本世纪头十年的时候,菲律宾每年进口大米几乎能达到100万吨。熬不过去的菲律宾只好向亚洲开发银行和东盟求助。为了推动上合+东盟的一体化进程,也是为了给东南亚国家做个表率,中国不得不做出了动用国家储备稻米的决定。但同时,这个年代中国人的大米不是那么好拿的。东盟十二国{越南现在sāngèdàibiǎo}共同要求菲律宾必须制定严格的人口控制计划,不然的话,明年的上合+东盟峰会,就是菲律宾被开除的时候。同时,在上合+东盟非正式会议上,主席团希望作为粮食出口国的俄罗斯优先供应上合+东盟国家,对此,俄罗斯代表表示无异议。而私底下,中国向俄罗斯保证,中国现在的军火产能主要满足自己国内,对于在军火市场上打价格战暂时没有兴趣。第二个倒霉的是日本。众所周知,日本国内的粮食属于坑爹贵,好多时候那些东西只能用来包装的漂漂亮亮的去坑冤大头。作为粮食自给率不足百分之三十六的国

  请收藏:https://m.pzshe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