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调动_重生之钢铁大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担任重要领导职务,所以他也就干脆利落的下海经商做事业,不在政途上求发展。

  一切的变数或者说异数,都是沈淮。

  从淮海湾区域合作规划出台之后,宋鸿奇在青沙就失去上升的优势,不要说外部,即使宋系内部也没有人再看好宋鸿奇跟沈淮竞争还有什么胜算可言,之后宋鸿奇的婚变诸事,其实也是二叔那边顺其自然、顺势而为罢了。

  而二叔今晚通过鸿奇所传达的这层意思,也没有明确的意义。

  无论是外部,还是内部,成文光都具备担任冀省一把手的条件,二叔此时的表态最多只是锦上添花,也就难怪沈淮不以为意了。

  沈淮因年纪所限,难以在短时间内骤登高位,需要时间慢慢的磨熬,但梅钢已经蔚然成势,与各方枝连展开的合作也仿佛深埋在土壤之下的根系,虽然叫外人难窥其奥,影响力实际更加庞大。

  在三四年前,融信银行曾是国内除诸大国商行之外最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但这几年来为了支持融信集团自身的实业体系发展,大多的金融资源都叫融信集团自身占用。

  融信集团占用太多的信贷资源,又无法提供足够多的协议存款,也没有办法向融信银行注入更多用于发展的资本金,自然也就限制住融信银行进一步的发展。

  相比较之下,业信银行虽然也极大支持梅钢的关联业务发展,但相关合作中的贷款主要流向关联合作方,这使得业信银行除在淮海湾之外,在江东、冀南等地方的发展也极为迅猛。

  业信银行净资产将突破二百五十亿,而存款规模到年底也将正式突破两千亿,超过融信银行。

  业信银行经过两次债转股,股权结构更加分散,梅钢、鸿基以及沈桂秀基金会等关联方持有业信银行股份加起来不到12%,但由于其他股权较为分散的缘故,梅钢系对业信银行的影响力也就更为突出。

  这还没有将孙家长青集团与巴黎银行近10%的持股计算在内。

  看上去,沈淮在国内的影响力,主要还局限在淮海,但业信银行再加上梅钢铺陈开来的产业集群,枝生出去的影响力已经再难叫人忽视。

  老爷子身体也还健朗,以梅钢、业信银行以及宋系固有的政治资源,说是送两个人进局委,也非没有可能。

  也许二叔以退为进,打的就是这个主意吧。

  想到这里,宋鸿军也哑然失笑,心里想,二叔三五年前大概绞尽脑汁都没有想到过,他想要谋上位竟然还要倒过来追求沈淮的支持吧?

  请收藏:https://m.pzshe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