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0章 家乡的变化_民企江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过去的一年当中,当地百姓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分产到户之后,家家户户的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的升高。

  当地的农民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饭桌上的菜肴也一天天地丰富起来。

  空余的时间,勤劳的人们也在积极开展新的创收点。

  养鸡养鸭,种瓜种菜。丰富自家菜篮子的同时,也为家庭带来了新的收入源泉。

  城镇职工的收入也有了明显增加,春根原来建筑队里的那些师傅们的月工资都已经超过了100元。

  但是最幸福的一批人,那还是春根厂里的这100多员工。

  在享受每个月平均100元的工资基础上,刚刚开年又收到了这么大一份礼物。

  一时之间,“东来制衣厂”里的员工,成为了当地很多农村家庭妇女最羡慕的职业,想要进入工厂工作的人越来越多。

  春根接手了这几间屋子之后,不仅对原来的房屋从新进行了规划,也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行了扩建,多盖了一间房用来办公。

  厂里已经装了电话,现在对外联系比原来方便了很多,可以随时和广州的光仔取得联系。

  小镇上最大的变化就是通了公路,原来只有一条石子路通往城里。而且是沿着河道弯弯曲曲地修建的,加上陆运交通工具稀少,利用率不是很高。

  去年,市里新修了一条马路正好路过小镇,虽然不是特别宽阔,但却是实打实的板油路。而且大大缩短了小镇到城里的距离。

  可惜,大部分的老百姓家里的主要交通工具还主要是依靠自行车,暂时还享受不到这条新马路带来的福利。

  继春根他们的工厂之后,小镇上又陆续开业了几家私营企业。都是生产轻工制品的小作坊式企业。

  虽然规模不是很大,可是产出都还不错。因为有了这几家小工厂的支撑,小镇上也开起了几家饭馆。烧的都是本乡本土的农家菜,经济实惠。

  春根也经常在这些饭馆里招待城里来的客户,有的时候也安排老郭等建筑队里的老师傅们一起聚聚。

  整个小镇,比前几年热闹了很多,特别是每天中午和晚上的饭口,几家小饭馆都是座无虚席。大家呼朋唤友,一起喝酒聊天,一派欣欣向荣。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和春根他们这几家私营企业相比,几家原有的国营企业相对就要萧条了很多。

  受影响最大的是原来的供销社,虽然那里仍然是小镇上最大和货品最全的“购物中心”,但是前去购买商品的人越来越少。

  现在很多村里都开起了杂货店,这些店里的商品基本上就能够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需要。

  需要购买大件商品的时候,老百姓更多的是前往城里的百货商店。

  供销社的地位越来越尴尬,加上里面的工作人员年龄普遍偏大,也指望不上这些人搞什么

  请收藏:https://m.pzshe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