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零二章:皇帝拍桌子_唐朝最佳闲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南方在很早很早以前就纳入华夏版图之中了,但是由于种种因素,南方的发展始终没有太大的进展。

  而这个原因有很多,当时权力的中心在北方,北方人口基数大,环境相对更适合人类生存一些,所以,基本可以说,在南宋以前,整个华夏的重心都在北方。

  啥?北方的生存环境比南方好?

  就事论事,放在古代来说的话,的确是这样的。

  不要提什么雾霾,这个时候没有,相比较于南方的整体气候环境,北方显然略胜一筹,因为大家一开始就是生活在这里的,很多人到了南方以后,都很难适应。

  加上此时的南方,大多数都是丛林荒野,甚至还有不少的原始森林,原始森林,配合着这里独特的气候,也就造成了这里另一个特色,瘴气。

  瘴气可以使人或者动物快速的死亡,而死亡之后,又没有及时的处理掉,从而在这种环境下再次催发了更严重的瘴气,然后就是个恶性循环,这是很多北方人不愿意来南方的原因。

  这一点直到五年前才开始有所好转,虽然现在大唐的百姓对于南方依旧有一些抵触,但也有不少人愿意来这里走一走。

  历史因素造成了现如今的南方比北方整体落后了大约一二十年的差距,农业方面还好说,机械化生产可以直接引入进来,这个是可以快速提高的。

  但是在人才,商业,政治等方面,南方的落后可就是全方位的。

  如果朝廷不作出政策性倾斜支持的话,南北二地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以往的统治,帝王更多的是推崇愚民政策,虽然有一定的历史原因,但不得不承认,这个办法是可行的,但又是愚蠢的。

  以前没人觉得这个办法不行,但是现在,李元吉就坚定的认为这个办法不行。

  愚民终将愚己,帝王能否长久的统治一个国家,看的不是你的手段有多么的强硬,而是看你能不能在对的时候,做出一个对的决定。

  单从这一点来讲,李元吉倒是挺佩服小本子的,至少人家的天皇,是一直存在的,虽然中间经历过各种时代,幕府什么的,天皇的权力得到了全面的限制,或者说干脆就成了傀儡,但最终他们那一脉还是没断,还是延续了下去。

  而小本子家的事情,也证明了一件事情,即便到了现代社会,即便到了民智全面开启的时代,百姓也不是容不得皇室的存在的。

  于是,四大书院接连而生,天下间近万座大小书院也如同雨后春笋一般的冒了出来。

  这些学生一部分被补充进了官府,最早的一批,现如今已经可以在州级官府担任二把手了,而余下的那些,则是投入了经济建设,科学研究当中去了。

  看看大唐每年不断腾飞的财政收入,生产总值,看看那一件件不断冒出的科研成果,现在谁还敢说,

  请收藏:https://m.pzshe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