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三九章:长安风云_唐朝最佳闲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罪己诏?

  这是个新鲜词,又时常会出现在他们的印象里。

  但是正儿八经的见到,这还仅仅只是第一次。

  一夜之间,整个大唐都在传着罪己诏的事情,如果这个时候有热搜的话,罪己诏这三个字一定会瞬间登上头条。

  李元吉的罪己诏,不仅仅只是口头表述一番就了事的。

  因为事先没有告知任何人,所以也就没办法去做任何的准备。

  但是当罪己诏从自己口中说出来之后,李元吉便直接命宋忠找人,将这番原话刻在金板上,然后,这封罪己诏将被存入忠君宫中。

  “陛下这些年来好像也没做错过什么事情啊?反而在陛下登基以后,大唐的各个方面都在日以猛进,别的不说,连年丰收,物价接连下降,现在几乎不用出县城,就可以买到大唐的任何货物,如果非要找出一些不足的话,或许只能从工作岗位上下手了,大唐还是有太多的百姓没有工作岗位……”长安城内,一个读过几年书的半吊子文人坐在戏楼内一副百思不得其解的姿态,对着周边的一群人喃喃道。

  “你这么一说还真是,而且去年火车刚刚开通的时候出了事,最终还是陛下替那些百姓出钱,让其免去家破人亡的悲剧。”有人立即点头附和道。

  “这工作的事情,好像也怪不得陛下吧?咱们种地经商,什么事情不要慢慢来?不施肥养地,不翻地播种,不精心的照料,不用去大半年的时间,怎么可能会有好收成?这几年比起之前来说的话,工作岗位虽然依旧不够,但也增加了不少吧?”

  旁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各自的感触。

  内阁制虽然看似削弱了皇帝手中的权力,可实际上并非如此,经过有心人的传导,内阁制现在在民间已经成为了最优秀的制度。

  因为他可以集思广益,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一个错误的决定被提出来。

  一个人操作,即便他是圣人,也总有失误的时候。

  而一群人操作,虽然有些时候看似不是那么的完美,可一件决定,在这个时候照顾的就不只是某一方了,而是照顾了一大片。

  世人谁都知道,天下唯有皇帝掌握着生死大权。

  任何一个人,只要被判了死刑,并且被执行的,都要经过皇帝的批准。

  而之前的时候,流程远没有那么麻烦,皇帝只是简单的一看,就签字同意了。

  但是现在,流程很麻烦,单单只是审批,就要用去一年的时间,要经过三次的审批,皇帝,内阁,皇帝,期间各自间隔三个月的时间。

  虽然有些时候对于那些死囚,大多数人都是恨不能将其立即处死,但也不得不承认,这种制度,最大限度的保证了不会冤杀一个好人,也不会放过一个坏人。

  一群人你来我往的,不断的说着以往的各种政令措施。

  可说的越多,这些人的

  请收藏:https://m.pzshe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