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二五章:你不说朕就不知道吗?_唐朝最佳闲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船厂那边遇到问题的同时,老许他们在长安也遇到了相同的问题。

  小型蒸汽机等比例放大制造,并且放在铁轨上之后,最大的问题却出现了。

  漏气严重,结果导致动力不足。

  原本按照预估,一台这么大的蒸汽机,可以轻易的拉动十节以上的车厢,可结果仅仅只是拉了五节,速度就直线下降,甚至还不如驮马的拉力足。

  车厢是最新制造的,并不是之前测试的那种马车车体,一节车厢长十步,宽三步,全部采用钢铁制造,自身的重量就不是个小数目。

  而在如此大的重量面前,车头自然也就趴窝了。

  想了无数个办法,进行了无数次的测试,结果不是不行,就是跑不了多大会儿的功夫就被气压给冲开,结果导致蒸汽泄漏,动力直线下降。

  气缸是直接带动车轮转动的,随着冷热气体的交替,动力轴也是在不停移动的,不是固定的,这就给密封性带来了巨大的难题。

  对此,李元吉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因为他也不懂,只能等科研人员一点点的去解决。

  火车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对于大唐来说,无论是经济还是军事,都必不可少。

  而火车蒸汽机的蒸汽泄漏,其实跟轮船的进水没什么本质上的差别,这两个问题只要解决了一个,另一个也自然会随之而解。

  “陛下,吐蕃问题已经基本上解决的差不多了,朝廷的政策在那边很受欢迎,更多的农奴也愿意接受大唐的治理,虽然有些农奴主心有不甘,可在苏将军的镇压之下,那些刚刚起了苗头的气焰便被压了下去,而且效果好的出奇,现如今苏将军甚至已经不需要再派出去大量的斥候去侦查,很多农奴主的一举一动,都会有农奴汇报上来。”房玄龄一如既往的汇报着近期的工作情况。

  皇帝懒政?从某个方面来讲,李元吉这个皇帝的确挺懒政的。

  他亲政的时间每个月只有四天,初一的一次大朝会,以及每月三次的内阁会议。

  除了这四天以外,李元吉很少会去参与政事,但是李元吉的权力以及威望却并没有因此而下降,反而进一步的得到了加强。

  当然,其余时间不管政事,不代表不操心政事,监事台会时不时的将最新的情况直接汇报给皇帝,宫廷内部到底有多少眼线?这个谁也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整个朝廷都在李元吉的视线之下,哪怕他有懒政的行为,对于整个朝廷也依旧是了如指掌。

  除了这两个渠道,作为内阁首臣,房玄龄可以在任何时候,对皇帝汇报任何他觉得重要的事情,而只要房玄龄汇报了,李元吉也都会作出指示。

  可即便是这样,每个月李元吉的清闲时间也依旧有半个月左右。

  对此,房玄龄只能一边表示无奈,一边继续埋头苦干着。

  继续道:“

  请收藏:https://m.pzshe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