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九十三章:救治_锦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还是另外一件事。

  刚回到了百户所里,这时,书吏小跑了过来:“张百户,这里有一封书信。”

  张静一随即便取了书信,这是福建长乐的陈家寄来的,陈经纶已经回到了故乡,随即修书来,道明将会带着大量的红薯进京。

  这封书信,当然是希望张静一这边提前做好准备。

  毕竟,一旦大量的红薯进京,就要预备广泛的种植了,如若不然,千里迢迢的将这玩意送到京来吃吗?

  那现在重要的是什么呢,当然是土地了。

  在这里,绝大多数的土地,都在地方的士绅和贵族的手里。

  陈家之所以推广红薯缓慢,一直都只局限于长乐县,一方面是南方的地主和士绅们,对于种植这玩意没有兴趣,毕竟南方有多余的地,种植一些经济作物可谓一本万利。可在北方,且不说陈家人生地不熟,人家也不愿意给你土地种植,毕竟……士绅们又不会挨饿。

  张静一接了书信,便立即回书,表示赶紧将东西送来,不要耽误,其他的事不必陈家操心。

  而后,张静一有些疲倦了,便直接回家休息。

  张家这里,张素华的肚子越发大了,张家已买了隔壁的一个小宅,好好的休憩了一番,将两个宅邸打通!

  令他们怎么也想不到的是,宫里那边居然送来了三个宫人,说是要来照顾张素华的起居的。

  对于这个,张静一倒是坦然,很干脆地接受了。因此,张家索性让张素华在另一个小宅里住下,三个宫人照料着,这让张静一安心不少。

  不得不说,天启皇帝挺会体贴人的。

  不过这家伙是个海王,但凡是身边的人,他都信任和细心。

  张静一省去了很多心事,当下便回房睡了。

  ……

  可是宫里,就没有这么平静了。

  又折腾了一夜,客氏并没有在所有人的期盼中好转起来,依旧还是高烧不退。

  李太妃便领着贵人们去了明堂,给客氏祈福。

  魏忠贤则留在宫中照料。

  见陛下也不肯走,他便在一旁候着。

  此时,天启皇帝正蜷着身子,在一张椅上,迷迷糊糊。

  魏忠贤便低声道:“陛下,不如……到寝殿去睡吧。”

  天启皇帝沉思了良久,最终还是摇了摇头。

  魏忠贤便劝道:“不要熬坏了身体,这里有奴婢照料着。”

  天启皇帝却是幽幽地叹道:“朕自幼便丧母,是乳娘这二十余年来精心照料着朕,如今她大病,朕连一夜功夫都待不下去吗?不要总说陛下陛下陛下,朕也是个人。”

  他突然站了起来,背着手,来回踱步,低声道:“风水宝地……选好了吗?”

  “这……正在选定。”魏忠贤知道这是什么意思,脸色苍白起来,沉痛道:“奴婢让侄儿在京城附近……四处查看呢。”

  天启皇帝叹道:“怎么会到这个地步啊。”

  魏忠贤突然道:“只是奴婢想到夫人到了这个时候,还要忍受这样的折磨,心里……便不安。”

  这话……意有所指。

  天启皇帝当然明白是什么意思。

  白日里连续几声杀猪的惨叫,直到现在,天启皇帝其实还记忆犹新呢。

  他看了看魏忠贤,想了想道:“你别怪他,他也是好心。”

  请收藏:https://m.pzshe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