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68章 天生的缺陷_官路红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到路,该是种茶的茶园。杨再新觉得有必要走到实地看一看,拍几张照片,也体会一下这边种茶的艰辛。上山的路,有部分是石级路,一部分是泥土路,不下雨,这样的路走起来不算难。

  但如果从山下要背肥料、除虫剂等到山顶去,其艰难是可想而知的。走两三百米,杨再新已经有些发热,解开衣扣。老刘将外套都脱了,杨再新见他如此,笑着说,“老刘,要不你在这等我,我到前面看看就返回。”

  “那有那样的事?”老刘说,“我可不比你坐办公室的体力差啊,要不比一比?”

  杨再新摇摇头,要说比体能体力,他虽说这段时间在省部上班,但平时画卷上坚持锻炼,不想在机关多呆,杨再新一直很在意自己的体能。

  老刘体力可能也不错,但真要较劲,未必有杨再新强。至少,这时候,主要还是自己的事情,没必要与老刘争高低。说,“老刘平时也爱运动?”

  “是啊,每一周,至少到健身房三次。我们做开车的,总要保持好体力和精力,是吧。没有好的体力,路上就容易走神,出事。”老刘也很自信。

  好在往前走不到一百米,开始出现茶园。从主道分岔,一条横斜的小路,走二三十米,就是一块茶园。茶园也像梯田一样,一层层地往上叠。

  走进茶林,杨再新见这里的茶园林木并不茂盛,或许是因为土地表层浅的原因。只要天久不下雨,植被肯定就焉焉的,没精打采。

  拍几张照片,杨再新也不觉得这里的茶园有多好,要想将茶叶产业做大做强,至少一点,规模必须要跟上。

  品质至上,才可能在市场上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好的营销方案,能够有效地推进产业的发展,收到较好的效益。对于岭上县的茶园茶叶,之前李新华做了评价,自然不能完全以他的标准来做评判,但参考意义是非常大的。

  站在茶园边上,看不到多少情况,茶园随着山势的变化,转而往另一面去,不知到底有多少面积。不过,就目前这茶园看,规模不会大,因为这个山头也就那么一些。

  据说山脊与山腰、坡脚的茶,会有不同的品质。杨再新对此也是理解,因为海拔不一致,气温也就不一样了。温差越大,茶叶的品质就会越好。

  看来这一块茶园,顺着路返回到爬山的主道,继续往山上走。停歇那么一阵,体力也恢复了。老刘说,“杨处,这里的茶园是在经营,但要说有多好的效益,我看不见得。”

  “老刘,这里的规模肯定不怎么样,但在市场上有人愿意买,效益还是有的。售价高低,主要还是要看经营成什么样的品牌。”

  “杨处的说法,确实是这个道理。你觉得,上江市这边有这么好的经销人才?规模小,还是一个天大的缺陷。”

  “整个江上省在做经济这方面都差,不是上江市一家了。目前,柳河市那边的养殖产品,勉强算合格。要继续扩大规模,形成自身的品牌效应,还要有好些年的努力,而且,这过程中,公司本身也要始终如一地保持品质不改。” 

  请收藏:https://m.pzshe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