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2章 杀,贬,恕,弃,留,启_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太祖爷,消一消罪孽。”

  弘治帝说到了第三个字“恕”。他接下来的话令怀恩震惊不已。

  弘治帝道:“朕打算宽恕万家三兄弟。”

  怀恩目瞪口呆。

  万家三兄弟.那是谋杀弘治帝生母纪太后的幕后黑手啊!

  宫里多少保护过弘治帝的宫女、太监,都死在了这三兄弟手上。

  弘治帝看穿了怀恩的想法,解释道:“朕恨不能将他们碎尸万段!”

  “可惜,朕如今是大明天子。做任何事不能只怀私恨,不怀公心!”

  “万家三兄弟这些年在朝中树大根深,权倾朝野。其党羽遍及天下。”

  “他们的党羽之中,既有庸官、贪官,也有贤官。有一大批贤官为了保住官帽,为民做事,不得不向他们低头。”

  “这道理,就像当年王越依附于汪直一样。”

  “如果追究万家三兄弟,必将在朝中掀起大狱。到那时,便是一案牵百案,一案飞十里。受牵连的官员太多。”

  “需知,案上一点墨,诏狱千滴血啊!那些曾依附于他们的贤官吃了他们的瓜落儿,朕就不能再用。”

  “为了大明的长治久安。朕必须要放下私恨。”

  怀恩感慨:“宽恕比复仇更需要勇气。皇上能够做到这一点.实乃明君气度!”

  弘治帝道:“朕打算革除他们的一切官职,将他们遣送回原籍。不过,他们这些年积攒的钱财,必须要交出来。”

  怀恩道:“这是自然。皇上饶了他们的命,已是开恩。他们应该识趣些,将钱财吐出来。”

  弘治帝又说到了第四个字“弃”:“像内阁首辅万安、阁员刘珝这种尸位素餐的庸官。朕是一定要弃用的。”

  “还有什么泥塑尚书、洗鸟御史。”

  “跟这群虫豸在一起,怎么能治理好大明?”

  “朕给他们一个金台阶走。老内相,这条金台阶要你去铺。”

  “你刚回京。自然该跟官员们聚会饮宴。你要替朕暗示他们,速递告老手本。”

  怀恩有些奇怪:“皇上您刚才说要弃用万安、刘珝。却未提及刘吉,难道您.”

  弘治帝点点头:“对,这就是朕的第五个字。留。”

  “朕不但要留用刘吉两三年。还要升他做内阁首辅!”

  怀恩有些不解:“敢问皇上,为何?”

  弘治帝道:“原因有二。其一,古今成大事者,以找替身为第一要务。”

  “朕要在朝堂上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势必会伤及一些人的利益。”

  “那时候,就要把刘吉推出去,替朕挨骂!”

  “刘吉绰号刘棉花。此人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怕挨骂。”

  “他是朕留在朝堂上,替朕挨骂的替身!”

  怀恩问:“第二个原因呢?”

  弘治帝道:“自太宗爷建内阁,至宣德末年,内阁势力已经尾大不掉。对皇帝束手束脚。”

  “朕初登大宝,要清扫成化朝后期的倾颓,就必须改变许多国策。这需要摆脱内阁的束缚。”

  “刘吉这人没什么能力。让他做首辅,才不会束缚朕。”

  怀恩用钦佩的目光看着弘治帝:“皇上.您定能成为贤明之君。”

  弘治帝道:“最关键的,是第六个字,启。”

  “王恕曾对朕说过。国家强盛的根本,在于亲贤臣、远小人。”

  “朕想做大事,必须启用贤臣。朕暂时有几个人选。”

  怀恩问:“哪几个?”

  弘治帝说了三个名字:“王恕、马文升、刘大夏。”

  说句后话,这三个名字,日后会被世人尊称为“弘治三君子”,协助弘治帝开创“弘治中兴”。

  怀恩道:“老奴也举荐一人。”

  弘治帝问:“谁?”

  怀恩答:“王越。王越虽曾依附于汪直。但他是大明最能打的疆臣。说是成化朝第一名将都不为过。”

  “他曾三次出塞,收取河套。两次深入草原腹地,奇袭鞑靼”

  弘治帝道:“嗯,此人朕知道。是个做疆臣的好材料。朕看,就让他做甘凉巡抚,总制甘、凉、延、宁四镇军务吧。”

  请收藏:https://m.pzshe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