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6章 本科会元,必是我唐寅!(六千_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岁了。考会试考了十一科共三十三年。

  从英姿勃发的青年,生生考成了白发老朽。终于金榜题名。

  弘治帝为了表彰老进士锲而不舍的精神,破格让他进了翰林院做学官.当然,也是怕他年老昏聩,外放当知县会害了一县百姓。

  总而言之,科举就像是历代王朝拴在读书人眼前的胡萝卜。

  胡萝卜是驴的奔头。有了奔头,驴才不会尥蹶子造反。

  试毕锣终于敲响。

  常风出了北卷号房,在通往龙门的冗长步道内,他遇见了从南卷号房出来的王守仁。

  王守仁虽随父住在京城,却因祖籍浙江,考乡试也是在浙江,属南籍举人。故他做的是南卷。

  南、北卷的二三场考题不同,第一场书义、经义题却是相同的。

  常风抱怨:“王老弟,经义第四道题也太刁钻古怪了吧?”

  王守仁附和:“恐怕要查个两三天的古书,才能琢磨出如何破题、承题。”

  “不过常兄放心。我估计几千南、北举子,没几个能把这一题做好。”

  突然间,常风听到前面两个南方口音举子的对话。

  “唐兄,考得如何?”

  “探囊取物,小菜一碟。会试拔贡,不是有手就行的事?”

  “那是那是。唐兄之才,冠绝天下。”

  “呵,说句不好听的,会试拔贡狗都能行。”

  常风听这两位口气很狂,故意快步走到他们前面,回头望了他们一眼。

  那两人,正是唐寅和徐经。

  当然,此时的常风还不认识他们。

  举人们在贡院吃了九天苦,好容易考完了,自然要吃喝聚会,放浪形骸一番。

  会试后的举人聚会,像极了洋鬼子的社交季。

  天南海北的举人们聚到一起,吃吃饭喝喝酒,认识认识,拓展下人脉。

  即便考不中,多认识几个举人也是极好的。

  说不准名落孙山后,到吏部挂牌子等举人“大挑”,以后大家有缘,能在一个地方当小官。提前结交下没坏处。

  常风回了府,先睡了一天一夜,补足了觉。

  指挥使牟斌派人来传话,说会试辛苦。让常风歇三天再来卫里当差。

  常风难得闲在。在后花园里看妻子刘笑嫣教十三岁的儿子常破奴射箭。

  常破奴随他娘,射艺精湛。箭箭正中靶心。

  池塘边擎着鱼竿的外祖父刘秉义抱怨,今日王八老不上钩。

  常破奴直接走到池塘边,拉弓搭弦儿,瞄准水面。

  “嗖!”箭簇脱手。正中一只倒霉王八,箭头贯穿了王八壳子。

  刘秉义惊叹:“外孙,你好本领啊!”

  常风亦道:“厉害厉害。只听说过百步穿杨的,今日见了我儿百步穿鳖。”

  内行看热闹,外行看门道。刘笑嫣说:“穿鳖比穿杨难多了。鳖是游动的,还有水面折射影子。”

  “壮壮今后若从军,一定是神射飞将军一般的人物。”

  就在此时,黄元领着王守仁兴

  请收藏:https://m.pzshe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