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三十九章 末路(一)_季汉长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据说是让他们去领救济粮。

  事情很快平息了下去,仓有的心却有些难以平静,中平之年,比起光和之时似乎还要差了许多,黄巾平定了,百姓的生活却是更差了。

  原本在仓有心中,这只是他对弱者的怜悯,对那些不远千里逃难到南阳的难民的怜悯,他身为粮仓仓吏,世居此地,家中虽不算殷实,但温饱有余,饥饿于他而言似乎是很遥远的事情。

  只是覆巢之下岂有完卵?没过多久,仓有失业了,失业的原因很简单,因为粮仓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即便是富庶的南阳,在这每况愈下的大势中也难以独善其身,朝廷的征用、军队的需求、救济粮的发放,多种因素组合下,可以存储的粮食已经少的可怜,至少蔡阳县不再需要四座粮仓,仓有管理的那座正是被首先裁掉的对象。

  仓有自是不忿,这是祖辈传下来的活计,这座粮仓虽然是官家的地盘,但对于他们这些世袭的仓吏来说,就像第二个家一般,岂能说撤就撤?

  只是胳膊拗不过大腿,上级主官坚持己见,不想再废资源养着没用的仓库,仓有他们虽然极力抗争,终究还是没能改变主官的主意。

  失去了工作和俸禄,仓有的家境一落千丈,虽然还有祖辈积攒下来的一些本钱,可也不能坐吃山空,原本还算温饱的日子变得非常紧张,吃穿用度都是一省再省,这时候的仓有对于当初的那些难民,又有了不同的感受。

  初平元年,南阳发生了大事,汝南太守袁绍伙同破虏将军领长沙太守孙坚攻杀了南阳太守张咨,南阳易主,由方领荆州刺史的袁绍代为掌管。

  原本这和已经穷困潦倒的仓有并没有什么关系,郡太守和州刺史,这离仓有实在太远太远。仓家最鼎盛的时候,县君和颜悦色地与仓有祖父说了几句话,都能成为他十几年如一日吹嘘的本钱。

  只是很快,仓有被请了回去,县君和颜悦色的告诉他,袁使君要清理门户,与孙破虏一道伐雒,以攻灭篡权自专的袁术。袁使君此时很需要像他这样的人才,他家世代为仓廪之吏,对于粮草管理颇有心得,使君有意让仓有管理一部分后勤粮草调配。

  仓有仿佛被雷劈了一般呆愣在原地,他的贱名,竟然会被高高在上的使君知晓?混混沌沌的仓有也没听清县君后来说了些什么,只是隐约记得好像有“举荐”“莫忘了”“恩惠”之类的词。

  而袁使君掌权后,蔡阳乃至南阳也确实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蔡阳县令最终也没机会和仓有把话说明白,几天后他就被送进了大牢,继而很快被当众斩首,自汝南等地运来的粮米也源源不断的送进了南阳的粮仓,救济粮更加实在,等死的流民也被组织起来,分配了田地,一切似乎都在向好的方向转变。

  除了一些老人还在顽固的坚持着汉统,其他人几乎都把袁使君当成了神灵在供奉,待到袁使君在宛城迎立天子后,支持袁使君的人更加得意了——袁使君本就是大大的忠臣,天子还是姓刘的。

  顽固的老人们仍然坚持袁绍是贼子,在天子遭弑后更是如此,并常言南阳乃大汉帝乡,南阳人不该为袁绍效力。而仓有却对此嗤之以鼻,帝乡?光武皇帝的传说?这些都是虚无缥缈的东西,光武皇帝和大汉没能让他们吃饱饭,但袁使君能,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请收藏:https://m.pzshe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