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零四章 江淮破局(一)_季汉长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舅父出征,人为刀殂,我为鱼肉,不得不从啊。”

  周瑜沉吟片刻,屈指敲了敲案几,肃然道:“兄长,在您看来,如今天下局势如何?”

  孙策眼中闪过一道精芒,若无其事的道:“魏王有席卷天下之势。”

  “不错。”周瑜轻轻颔首道:“魏王据天下泰半,手握天子大义,又是宗室之后,如同光武在世一般,在豫州战场失败后,袁太尉事实上已经失去了问鼎天下的资格,最多不过据江淮而守,苟延残喘。

  如今徐州的糜使君又趁势渡江,如同一枚楔子扎入了要害,若是高使君不能将之驱逐出去……恐怕袁太尉败亡不远。就算高使君击退了糜使君,也不过是垂死挣扎,荆扬固然少受战乱,但江东之地,终究比不得中原人杰地灵,江淮天险,也实在不足为恃。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兄长当真会甘心为鱼肉,受人刀殂?”

  说到最后,周瑜已是声音压的很低,但孙策显然是听清楚了,双手握拳,松开,再握拳,最终幽幽叹道:“你的洞察力还是这般敏锐,中原人杰地灵,江东有你在,足可与之相抵。”

  “只是了解兄长性情罢了,那么,兄长现在可能据实相告,此行究竟为何?”

  孙策仰面看向房梁,笑道:“阿瑜,你说……我可能取而代之?”

  话不清不楚,但周瑜自然不会不明白孙策在说什么,也未见太过惊讶,沉吟道:“并非没有可能,伯父当年在江淮颇有声名,操作得当,确实可以鸠占鹊巢。但是……这无异于自寻死路。”

  孙策也不讶异,笑道:“果然如此,当真是英雄所见略同。”

  “兄长,有些时候,时势不由人。”

  虽然孙策看起来笑的很开心,但作为知己,周瑜自然知道孙策心中的不甘。可人力有时而穷,大汉四百年,难道真就没有如同高祖光武一般的人物?

  无非是时运不至,大汉天命未衰,纵然高祖光武在世,也只能乖乖的做臣子。

  孙策出生的太晚了,比起如今争霸天下的这些人,孙策实在是太过年轻,起步也太晚了。更何况他身上还有三年父丧,这种种掣肘之下,哪怕霸王重生,也难有作为。

  孙策唏嘘道:“罢了,终究不过痴心妄想,若只我一人,自寻死路也要拼上一拼,不能与群雄争锋,算什么英雄?只是家中尚有弟、妹,亦有老母需要奉养,由不得胡来啊……”

  “至尊只有一人,但萧何张良韩信亦能名垂千古。”

  “那首先得立下大功,有进身之阶,才有进一步的希望,阿瑜何以教我?”

  周瑜站起身,掀开背后屏风上的一层幕布,一张江东地图跃然画上。

  “兄长请看。”待孙策走上近前,周瑜指着江淮一线,分析道:“如今袁太尉多线战事失利,魏王势不可挡,其必然要求助于江淮天险。固然,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可这天险在此,难免会给魏王带来困扰,若兄长能助魏王解决这一问题……将来朝堂之上,少不了尊位。”

  “与糜使君合力,击破高干?”

  “不!”周瑜摇摇头,指向了江淮一线的重地,郑重道:“若以丹阳战事为突破口,功在糜子仲,而非兄长,更何况袁本初又岂会真的信任兄长?高元才必有防备。可若是以寿春为突破口,兄长当居首功!”

  请收藏:https://m.pzshe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