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九十八章 昔日种种_季汉长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爽,能少穿一件都是好事。

  吕玲绮以手扶额,一时不知该说些什么。

  “好了好了,不过略感风寒,算不得大事。倒是你那边,羌人安抚的如何了?”

  说到正事,吕玲绮也肃容回道:“新息侯在羌人中确实多有威望,再加上盖府君余威犹在,北地、金城、汉阳、武都、安定、陇西、武威等郡的羌人大多愿意归附,毕竟我军剿除韩遂余部的威势也确实吓住了不少人。

  但武威以西的羌族部落仍然不甚服从,甚至有杀戮使节的情况发生,钟府君已经颇为不悦,然而也无甚好的办法。”

  “是因为他们有退路吧。”李澈冷冷的道。

  凉州东七郡的羌族部落虽然总体要强于西部各郡,但由于靠近汉朝,总体受汉朝影响更大一些。虽然叛乱频繁,可归附之时也不少。

  至于西部各郡,远离中土,自由散漫,加之玉门关如今也不在汉廷掌握中,他们西逃北逃都很容易,自然不甚在意中土兵锋。

  张辽这段时间也派人尝试着征伐了张掖境内的羌族部落,却难见成效。

  “张使君请命,想亲自带人西征,只到氐池为止。”

  “没有意义。”李澈摇摇头:“若只拿下半个张掖,如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倒不如权且放下,专心收服东七郡羌人,等到西域重新联通,中原也平定下来,届时大军碾过,任他们有千般算计,也只能俯首乞降。”

  吕玲绮迟疑道:“有人提议,应当内迁一些羌人部落,将之打散,融入汉土。”

  “夷狄入华夏则华夏之?风险太大。”

  中华文化的同化能力确实很强,但却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随便将异族融入中土,难免要生祸乱。

  “那又该如何?这些羌人都顺势归附,总不能像对待南匈奴一样,将他们拉去参加徭役吧?”

  “为何不可?”李澈挑了挑眉,抚须道:“玲绮,你说穷山恶水之际,朝廷控制往往薄弱,为何?”

  “征伐不易,徒劳无功。”

  “正是如此,贼寇往往在山林间隐忍数日,朝廷大军便不战而退,只因后勤压力太大,得不偿失。对于当年的黑山军便是如此。可若是大路畅通,天兵转瞬即至之地,可有人敢安营扎寨,落草为寇?”

  吕玲绮若有所思的道:“明远的意思是,让羌人给他们自己修路?”

  “不错,朝廷出粮,让他们给自己修路,包吃包住,这样一说,自然就与匈奴有了区别。”

  “哪有区别……”吕玲绮扯了扯嘴角,这不都是和征发民夫一样?

  李澈摆摆手道:“话术的区别罢了,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也是大有不同的啊。更何况这是给他们自己修路,匈奴是给朝廷修路,区别大了去了。”

  “羌人难道没有有识之士?他们恐怕……”

  “有识之士?”李澈嗤笑道:“那就再加些蝇头小利便是,届时阻了这些羌蛮子的财路,有识之士也是‘蠢货’!若不识趣,恐怕性命难保!”

  “你……”吕玲绮欲言又止,叹道:“就依你之意吧,但还是要先看看钟府君,关中如今未必能拿出足够的粮草。”

  请收藏:https://m.pzshe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