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七十六章 崔琰_季汉长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只是谏言可以随意说,具体到实务之时,孤希望季珪能不打折扣的执行,如何?”

  崔琰肃然道:“虽然不能理解大王的决定,但既然效忠于大王,在下自然会忠于职守。只是如今并无官身,倒也只能为大王出些主意。”

  “大王,陈长史到了。”

  “哦?请长文进来吧。”刘备站起身。接过侍从递来的绢布擦了擦手,笑道:“看看长文带来了什么消息。”

  崔琰轻轻点头,只见丰姿俊朗的陈群走了进来,见礼完毕,陈群道:“关中基本已经平定,车骑将军与京兆尹上书,希望朝廷能够允许关中分发土地给流民,以此吸引外逃的关中百姓回乡,恢复关中生产。”

  刘备有些好奇的道:“这般急切?看来明远是遇到了什么事情?”

  陈群解释道:“盖府君卧病许久,关中几近分裂,各地官僚守将多有拥兵自守,加上凉州侵入的军阀们,关中的土地大多聚集于他们手上。车骑将军认为这般下去,关中恐怕会乱象再起,也不利于恢复民力。”

  “唔……如此确实是不得不防,明日朝会时拿上朝廷议一议,让尚书台也拿出个章程来,即便要收缴这些人的土地,也需有法度,不可胡乱行事。这也是明远上书朝廷的原因所在吧。”

  “臣稍后便将具体折子送呈尚书台。”陈群点头应下,转而看向崔琰,笑道:“这位就是康成先生的高足,清河崔季珪?”

  崔琰行礼道:“清河崔琰,见过陈长史。”

  陈群也回礼道:“不必多礼,你我年岁相仿,以友相处即可。康成先生多有称赞季珪悟性学识,如今又得大王信重,想必科举之后,必能青云直上啊。”

  “在下才疏学浅,郑师谬赞了。陈长史随车骑将军多年,经略一州、随军出征多有成果,在下早有耳闻,今日一见名不虚传。”

  陈群摆摆手,笑道:“切莫如此,过誉了。陈某随车骑将军左右,也只是做些简单事务。经略一州之功绩在田元皓,随军出征之胜果在赵子龙,季珪如此赞誉,倒让陈某成了窃功之人。”

  刘备拍了拍陈群,笑道:“长文过谦了,你二人也不必如此,正常相处便是。明日朝堂上一场戏,还要看长文的本事啊。”

  “看来鲜卑使者将至?”

  刘备摇摇头道:“不止如此,陈王使者也要到了。”

  “哦?”陈群眼睛一亮,感兴趣的道:“陈王……真的撑不住了?”

  “或许是的,使者风尘仆仆,颇为急切,当是为求援而来啊。”

  “既如此,明日朝会可以操纵的空间就太多了。”陈群若有所思的道:“可以让鲜卑看到一些他们想看到的东西,也可顺便为南下做准备。”

  刘备叹道:“即便再怎么准备,大军发动也非简单之事,开战至少也要等到入冬,陈王危矣。”

  “在下以为不必动用大军。”崔琰忽的出声道:“大王先前说过,车骑将军希望拿下益州后,举天下之力平定袁绍,此为稳妥之策。

  援助陈王,也未必一定要击败袁绍,大王居朝廷正朔,掌天下泰半,哪怕是僵持下去,最终吃亏的也绝不会是大王。

  相反,若是一定要等到动用大军,或许陈王已经败北,届时南下,又失了先机,恐有差错。”

  刘备和陈群一愣,旋即不约而同的陷入了沉思。

  良久,陈群缓缓道:“季珪此言有理,大军南下绕不过兖州,曹操也非两三月便能击溃的对手,届时极有可能失了先机。再加上幽州方面还要动兵,牵连甚广。

  倒不如从颍川、沛国两方面阻住袁绍,再遣军兵压南阳,缓解陈王压力,明春准备妥当后再南下。届时车骑将军取益州,大王率军自中原南下,以排山倒海之势平定天下。届时必然四海归一,寰宇清平!”

  请收藏:https://m.pzshe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