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一十六章 论官(下)_季汉长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与其他九卿颇有不同。

  随后一片默然,自然有人忍耐不住,有心反对却又不敢直接驳斥,刻意道:“不知荀令君犯了什么过错,卫将军的‘浅见’中竟然将其降格为尚书仆射?”

  “这自然……”

  “陈司空年高德馨,士林之望,本官才疏学浅、德行浅薄,岂敢与陈司空相争?尚书台改尚书省,权责极重,正当由陈司空这般人物坐镇,才能不负陛下、不负天下。此事卫将军事先已垂询本官,本官毫无异议。”

  还不待李澈说完,沉默的荀彧直接一番话把那人怼了回去,看的李澈瞠目结舌。

  这事确实事先告知过荀彧,但以两人恶劣的关系,李澈本以为荀彧会坐看他“舌战群儒”,没想到这位温润君子直接下场开火,他这样一番高风亮节的讲话,倒是让一些对地位不满的公卿颇为讪讪。

  陈纪微笑道:“文若过谦了,此事老夫曾百般推拒,毕竟岁月不饶人,以老夫的年岁,也做不了多久的官,倒不如给文若让路。论起才学,文若已胜过老夫十倍有余,做尚书省的尚书令也是绰绰有余。

  但文若坚辞不让,老夫也只能腆着脸不再反对。但还是希望陛下能够三思,文若为尚书令,胜过微臣多矣。”

  新的尚书令称之为假相也毫不为过,荀彧名声虽大,才学虽高,但若说为新尚书令,总还差点意思。陈纪作为当世士林中位在前五的人物,站好这最后一班岗没人能说出不是来,待他致仕,自然是由荀彧接任。

  而这边透露的意思,正是刘备势力内部已经达成了一致意见,包括在京城的荀彧和陈纪都有了准备。相比于此时隐隐对立的百官,刘备一方无疑已经占据了极大的优势。

  杨彪有些疲惫,他感觉大势已去,但又隐隐有些轻松,中书令的位置,算不得亏待他,刘备此时终究还是要笼络这些旧臣的。

  而旧臣们最好也还是识些时务为好,若是再一直纠缠不放,难免招致打击。

  杨彪拱手道:“臣以为,魏王与卫将军所论之三省两院六部制确实有精妙之处,请陛下细思。但兹事体大,还需谨慎为之。”

  太尉倒戈了,偏向新制度的公卿们欣喜若狂,不满的公卿们则如丧考妣,却又无力回天。

  看了一场争论,刘协后背都渗出了冷汗,刚回京城,刘备就搞出偌大的麻烦。但他隐隐也觉得有些刺激,此前雒阳朝廷都快成了空架子,朝堂上每日讨论的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他这人形图章当得都腻歪了。

  如今却亲眼见证了这样一件大变之事,自己还是名义上的决策者,刘协感觉自己的心跳的飞快,脸色都有些涨红。

  就算是父兄在位时,也没有过这样的变局吧?

  激动之后,刘协也知道自己该如何表态,在魏王、卫将军、太尉达成一致后,其他人的意见已经不怎么重要了,这时候就要发挥自己人形图章的作用,颔首道:“既然太尉也无异议,朕以为魏王所论确为良政。便由魏王、太尉、卫将军、陈司空、尚书令好好议一议,拿出个确切的章程来。”

  请收藏:https://m.pzshe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