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五十章 儒宗(下)(四千字)_季汉长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士,此事若是传出去,青州诸郡国的国相太守们又作何想法?县令县长们又作何想法?”

  李澈笑道:“所幸自焦和笃信这大巫祝不久,临菑城便陷入了黄巾军的包围,外间的太守们应该还不知道这位焦刺史是什么情况。”

  “老朽要和焦使君谈一谈。”郑玄毅然道,“老朽要正面看一看,焦使君究竟是何想法。”

  李澈也毫不意外的点了点头,毕竟李澈这边也只是一家之言,未曾与焦和交流沟通,郑玄自然不会轻信李澈而表态。

  “恰好,焦使君对大巫祝颇为关心,虽然本侯遣人告诉他大巫祝要为本侯驱邪祈福,但近两日间他已是有些不耐烦了,既然郑公想见一见焦使君,那本侯便遣人回复,今日晚间请焦使君来驿馆一会。”

  郑玄神色沉重的点了点头,他自然知道李澈的打算,这本是他应该竭力反对之事。然而焦和若真是笃信神鬼,那比李澈夺权的危害还要大上不少。

  更何况此一时彼一时,郑玄自己的心态也随着天下局势的变化而慢慢发生变化,当天下人都违背礼法之时,那严守礼法的人既是圣人,也是异端。

  ……

  “本侯连日里事务繁忙,未暇与使君相见,失礼之处还望使君海涵。”

  憋着一肚子的气,既怒又慌的焦和早早便赶来了驿馆,却见李澈正站在主堂门口静候他,笑吟吟的向他行礼致歉,一时便去了三分火气。

  匆匆回礼道:“将军言重了,军务之事宜急不宜缓,贼寇溃散不久,正是扫荡群凶之时,将军总揽军务大事,自然是日理万机,下官又岂敢怪罪?”

  言语之中,还是透露出几分怨气,既是对李澈夺取军权的怨气,又是连日未见大巫祝的怨气。

  李澈仿佛根本没听出他的不悦,大笑道:“使君果然大人有大量,今日设宴,正为向使君赔罪致谢。本侯还延请了一位青州名宿,使君也可见上一见。请!”

  焦和心下微微生疑,踏入堂中便看到右首第一的位置上坐了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自然更是满腹疑云,开口问道:“这位是……”

  郑玄避席而起,行礼道:“老朽北海高密人郑玄,字康成,见过焦使君。”

  “郑太常!”焦和大吃一惊,然而第一时间想到的却非是郑玄的名望,而是雒阳朝廷不久前才拜郑玄为九卿之首的太常。

  就算是只论官职地位,也与李澈在伯仲之间。

  郑玄眉头微微一蹙,解释道:“老朽德行浅薄,不敢就职,太常之称还是勿要提起为好。”

  焦和尴尬的点了点头,行礼道:“后学晚辈,见过康成先生。”

  互相见过之后,分宾主坐下,李澈笑道:“青州人杰地灵,更有如康成先生一般的儒宗,本侯也是向往已久。今日延请焦使君,康成先生能够赏光与会,本侯三生有幸啊。”

  郑

  请收藏:https://m.pzshe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