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五十四章 人心之变_季汉长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曹孟德的意思很明白,要攻雒阳,东边这些关隘都要布兵,写信给本官,也只差一句‘勿谓言之不预’了。”

  卢植轻轻挑眉,望向丝毫不显怒容的黄琬,奇道:“子琰兄被这般威胁,却不动怒?”

  黄琬反问道:“曹孟德一心为国,所言句句有理,本官有何可怒之处?想来过些日子的盟会上,曹孟德便会提议总攻之事。”

  见卢植张口欲言,黄琬手掌虚抬,沉声道:“子干兄,听我一句劝,若你与盖元固当日能够一鼓而下,自然万事皆休。而事到如今,要想攻破雒阳勤王,那只有依仗这些牧守。

  子干兄不但不能阻挠他们起兵,还要多加督促才行。据我观察,除了曹孟德之外,其他人恐怕已经有些畏惧袁术兵锋,想着偏安一方啊。”

  “天下……”

  黄琬叹道:“子干兄却是陷入执念了,我是豫州牧,你是中郎将,天下大事何时需要你我来为之?但尽己力,上报国家,下安黎庶,足矣。何以强要两全其美之法?这天下陷入如今局面,也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啊。”

  卢植面现怒容道:“这就是子琰兄的肺腑之言?”

  “不错。”黄琬爽快的应道,面色肃然的凝声道:“事有轻重缓急,两害亦要相权而取其轻者,袁术的野心绝不止于权臣之位,比起这些牧守有可能存在的野心,还是雒阳之事更为急迫一些。

  诛杀国贼,还政于天子,这便是本官的报国之路。我知道子干兄想问什么,但义有大小之分,国家大义为先,岂能吝惜己身小名?文烈侯之恩情,自有回报之日,杨文先若真是助桀为虐,本官焉能为小恩而舍大义?”

  卢植长叹一声,似黄琬这般人物,心志坚定,既然已经有了决断,仅凭言语是无法改变其主意的。

  想到这里,卢植暗暗自嘲,说起来他自己也是这般,黄琬苦口婆心的劝了这么多,他也不知道自己听进去了多少。

  “对了,恐怕子干兄还不知道,王荆州已然身故。”

  卢植吃惊的望向黄琬,说起来他如今的信息渠道确实闭塞,加之这几日这几日都在赶路,确实没有黄琬的消息及时。

  王荆州,即荆州刺史王叡,一州刺史身亡,还是荆州这种内地大州,这确实是件泼天的大事。

  “死因为何?”

  “乌程侯孙坚言称王叡乃袁术党羽,是以将其诛杀。”

  卢植勃然大怒道:“一州刺史,国之重臣,岂能由他随意定罪诛杀?孙文台意图谋逆?”

  “子干兄,这只是一个引子,今后这种事恐怕会层出不穷,世道已经变了。曹孟德他们诛杀胡母班、吴循等人时,子干兄恐怕并没有觉得不妥吧。”

  卢植悚然一惊,黄琬这时候提到,他才反应过来。吴循和胡母班等人也是朝廷公卿重臣,虽然他们是袁术党羽,但曹操等人的行为无疑是违背规矩的。

  这般行为却没有招致他太多的反感,可见自己的观念也在潜移默化中有了极大的变化。

  “重臣的身份不再是护身符,子干兄且多加小心吧。”

  卢植默然点头,良久无语。

  →☆→☆→☆→☆→我是文言文的分割线←★←★←★←★←★←

  灵帝崩,袁术夺权,专擅朝政,横恣京城。诸州郡并举义兵,欲以讨术。坚亦举兵。荆州刺史王叡素遇坚无礼,坚过杀之。

  ——《季汉书·世家第三》

  请收藏:https://m.pzshe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