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六章 整理收获_季汉长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曹操那种天下舍我其谁的气势不同,刘备显得非常温润,看着他这副样子,李澈心里冒出了“君子如玉”四个字。

  摇摇头驱掉脑内的胡思乱想,李澈也不起身,只是做了个“请”的手势,没好气的道:“玄德公何以如此高兴?”

  刘备笑笑,也不介意,径直进来坐在了李澈对面,笑道:“今日我与云长他们去见了卢师,述及前情,卢师听闻我征战数年,讨伐贼寇无数,颇为欣喜。又加以策问应对,备侥幸通过考核,于是卢师当场认下了我这个弟子。”

  李澈也为刘备感到高兴。话说汉朝大儒很多秉承孔子广收弟子的想法,都收了不少学生,卢植也是一样。

  这些学生或是同僚举荐,如公孙瓒;或是同郡子弟,如刘备。都只是挂了个学生的名头,在他这里镀个金罢了,其真正的弟子与这些完全不同。

  就好比后世大学教授,公开课的学生和作为导师收的研究生的区别。甚至更大。

  卢植虽然已经不像当年一样位高权重,但如今也是尚书台尚书之一。

  尚书台实际上是东汉的官僚权力中心,但凡诏命都需经过尚书台,位卑而权重。如何进袁隗等人把持朝政,也需加“录尚书事”,让自己有资格进行决策。

  须知刘备在沙场上摸爬滚打了几年,才得了个区区二百石的小县县尉,丝毫没有享受到卢植弟子带来的身份加成,就是因为他不过是个记名弟子罢了。

  不自己去说,卢植恐怕根本记不得他。如今却不一样了。如今卢植在其拜访时公开承认,那刘备就是真正的卢植弟子,比李澈的身份还要板上钉钉。

  思及此处,李澈一时难言。

  “曹公亲自作保,证明我是岑公孝弟子。”李澈还是神色复杂的道。

  刘备却是丝毫不在意,笑道:“孟德兄与明远不是一路人。不过若备未遂凌云志,当世恐怕唯有孟德兄能达成明远心愿,他能识得明远也是好事。”

  “那你就给我好好活着,好好干!我可不想到处跳槽换老大。”李澈恶狠狠的道。

  “必不负明远所望!”刘备大笑道,继而又说道:

  “卢师希望我能入尚书台为尚书令史,在旁观察军机大事。”

  尚书台以尚书令为首,其下有尚书六人,以其中一人为副手尚书仆射,之下有侍郎三十六人,尚书郎不计,几乎覆盖了天下所有要务。

  尚书令虽然仅千石,但作为“三独坐”之一,其权柄远迈近乎名存实亡的九卿。而尚书郎亦是郎官中最显赫位置之一。

  尚书令史按制有十八人,主要负责誊抄资料,做些杂活,和尚书郎一起管文书,连郎官都不算,与刘备之前的县尉一般秩二百石,但却能让天下人趋之若鹜。

  这也是卢植不知刘备会被举孝廉,因而以其权势也只能征辟其为尚书令史,如今刘备

  请收藏:https://m.pzshe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