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四十章 哀之而不鉴之_季汉长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虞显然没有李澈这般自信,他又不知道鲜卑的下一个能人要过几年才会崭露头角。

  并且轲比能是一个能够卧薪尝胆的人。统一战争被曹魏阻挠,还能腆着脸去表忠心麻痹曹魏,可以说是一个能忍到天荒地老的人物。

  而除他以外,这一时间段内鲜卑各部也无能够一统的人才,对大汉的北疆威胁力度极小。

  是以他还是拜托李澈劝劝刘备,让公孙瓒暂且再忍耐一段时间,待他打探清楚鲜卑情况后再做处置。

  而刘备先前所言灭族乌桓之说实在太过骇人,也让刘虞有些不安,想让李澈帮忙打消刘备这个念头。

  李澈对乌桓的了解也仅限于历史知识,仿若隔雾看花,显然不如刘虞对乌桓的了解深刻。

  但他也明白,刘备所说的以灭族威胁乌桓恐怕不太现实。因为历史上曹操进剿了乌桓叛军后,也只是打散其部族,徙于内地,并没有进行种族灭绝。

  曹孟德从来都不是什么心慈手软之辈,其屠杀中原百姓都驾轻就熟,难道面对北疆异族还会心软留情?

  非不愿,实不能。乌桓大小有几十万人,在北疆扎根已久,其牵连的亲族不可计数,根本不可能将其灭族,因为乌桓已经不能算是纯粹的异族了。

  历史上的乌桓,在建安二十二年还随同鲜卑又一次反叛,被曹彰与田豫击败,之后才变得一蹶不振,慢慢被鲜卑与汉人同化。

  对待乌桓最好的办法,便是将其打散同化,而非是刘备一时意气的灭族。依李澈之见,恐怕是这厮一时气愤于刘虞贬低公孙瓒,才出此谬语。

  是以刘虞苦口婆心的说了这么多,然后提出让李澈劝劝刘备,李澈也就顺势应了下来,刘备这时候恐怕也正在后悔自己一时冲动吧。

  ……

  国相官寺内,刘备正有条不紊的处理公务,也丝毫不影响他和李澈说话。听完李澈的意见后,他很干脆的点头道:

  “备可以去信一封,委婉的规劝下伯圭兄。先前所言确实是备失语了。”

  李澈抛起一枚蜜饯吞下,笑着道:“就知道玄德公又是一时激愤,倒是把大司马骇的不轻。”

  刘备微微沉默,俄而叹气道:“大司马是看重你我,方才会说这么多,若是换成旁人出此妄语,恐怕早就被拿下了。”

  “澈自然清楚这一点,能登上如此高位,大司马又岂是心慈手软之辈?哦,对了,大司马让澈转告玄德公,他准备明日动身回京。”

  刘备放下手中的笔,颔首道:“已有所预料,先前所言便是希望大司马尽快回京安定局面,备心中总有不详的预感。”

  李澈淡淡的道:“大司马回京还有另一种可能,那就是彻底将局面搞成一团乱象。”

  “明远,你就这么肯定董卓会动手?”

  “玄德公,你也和此人见过面了,他会是坐以待毙的人物吗?”

  请收藏:https://m.pzshe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