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6章 疑似西游_我的分身是洪荒天道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个地方,却有它存在的意义,而且,没人去反驳。

  那就是——《西游记》。

  《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显然不是一个佛徒,并不知道佛教中的各种称谓所代表了什么。

  他大概只是经常听人家说:如来,佛,如来,佛......之类的,于是他就觉得,是有这么一个佛,名字叫做“如来”。

  而作为《西游记》中西方佛教的领袖,如果只是如来佛的话,似乎又显不出他的威武。

  你看看人家,都是什么:玉皇大帝啊、太上老君啊、王母娘娘啊。

  靠,都是四个字,凭什么这边最强的才三个字?

  那加个什么好呢?

  有了,就加“祖”吧!

  你问为什么?

  你看看人家吴彦......咳咳,佛祖佛祖,万佛之祖嘛,不是很高端大气上当(dang请念第四声)次?

  所以,才有了《西游记》中的“如来佛祖”这么个似是而非的奇怪称呼。

  其实类似这样的常识性错误,在西游记中还有不少。

  比如,原著中有说唐僧出生时是贞观十三年,原著当中说:彼时是大唐太宗皇帝登基,改元贞观,已登极十三年。

  讲唐僧取经时,太宗对唐僧有过这么一段话对话:太宗问:“远涉西方,端的路程多少?”三藏道:“总记菩萨之言,有十万八千里之远。途中未曾记数。只知经过了一十四遍寒暑。日日山,日日岭。遇林不小,遇水宽洪。还经几座国王,俱有照验印信。”

  叫:“徒弟,将通关文牒取上来,对主公缴纳。”

  当时递上。

  太宗看了,乃贞观一十三年九月望前三日给。

  太宗笑道:“久劳远涉。今已贞观二十七年矣。”

  是不是觉得很奇怪?

  唐僧出生时贞观十三年,通关文牒发放日期也是贞观十三年,丫的唐僧刚落地就长这么大了,而且还在当时被称为“佛门千里驹”?

  而且历史上压根就没有贞观二十七年!

  唐太宗在贞观二十三年就已经驾崩了!

  再过四年的话,那就是高宗李治在位了,国号也早就改成了“永徽”。

  还有,《西游记》原著第八十七回,说的是师徒四人来到了天竺国的凤仙郡。

  先不说为什么这个印度的城池取了个中式的名字吧。

  原文中有那么一段:

  大天竺国凤仙郡郡侯上官。为榜聘明师,招求大法事。慈因郡土宽弘,军民殷实,连年亢旱,累岁干荒,......须至榜者。”行者看罢,对众官道:“郡侯上官何也?”众官道:“上官乃是姓,此我郡侯之姓也。”行者笑道:“此姓却少。”八戒道:“哥哥不曾读书,百家姓后有一句上官欧阳。”

  这里面竟然出现了《百家姓》!

  《百家姓》可是宋朝才出现的,虽然是北宋初年,但唐僧取经可是唐朝,难道唐僧取经取了好几百年?

  诡异吧?

  其实也没啥好诡异的。

  毕竟这是小说而已,小说不就是靠各种扯么?

  不管它有多少不合理的地方、不符合逻辑的地方,只要你能把它扯出那么点道理来,大家就会觉得:行,你字多,听你的。

  没想到吧,我一扯就能扯出一堆来~

  说这么多,主要就想说明,会扯出如来佛祖的,也只有《西游记》了。

  一起看书网手机阅读请访问,全文免费在线阅读

  请收藏:https://m.pzshe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