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8章:给李纨支招(感谢ITME的打赏)_蓉大爷的逆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九月中旬,贾蓉从安定门内大街骑马回来,绕了一大圈,到宁荣街时,他也不进正门,左拐一里地到了族学,堂外林荫郁郁,秋蝉的聒噪声阵阵,贾蓉便坐在石墩上瞻观,看向窗内,听他们读书。

  这时代的启蒙教育不像现代,分出年级,齐头并进,不管人的学习进度跟上跟不上。

  古时族学、社学、私塾是真正的因材施教,每天每人朗读的内容不尽相同,进度慢的,年龄小的,还在读《神童诗》、《声律启蒙》、《七言杂字》、《五言杂字》,快一点的《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其中四书的《孟子》字数最多,往往最后才学。

  中午的读书声就哇啦哇啦的,汉语是音节词,背那些平仄相对的杂字、启蒙,是对对子、八股的基本功,八股的第一步,就是要学会对对子,这种从小的启蒙培养,让古人从小对汉语古文的运用,就深入骨髓,当然和今人一样,都是要一步步来,没有生而知之者。

  “大爷去过军营了?这武秀才也是不保险,每年都有考核,着实累坏了人……”立楮百无聊赖地道。

  “好在小爷我坚持锻炼,成绩一直都很好。”贾蓉略微有些疲倦,刚去了趟京师大营,兵部侍郎赵金虎还警告了他一顿,还好他私下送了点金珠宝贝给人家,不然兵部还不想让他过,毕竟他一个整日在外做生意的武秀才,整日在外晃荡,从不到兵部报道,甚至也不热心参与政事……武人的考核终究还是比文人要“宽松”一些,活泛一些,不会受到特别死板的限制。

  “大爷,您这边可别又出什么幺蛾子,这武举也是麻烦多,怪不得总有那么多位高权重的人亲临,还要派一队又一队的官兵巡逻、护卫、监视,就是这样,年年也还有人不怕死呢。

  依我看呢,外出夸官的人,不外乎两种,一是为名,二是为利。

  当今天下就找不到读书习武而不求名利的人,花花肠子,抱成一团,哪有优游林下、出走四方活得自在。”说这话的人是个关西大汉,名叫武陵恭,往上边数五代人出过武进士,可谓经验丰富,贾蓉便“高薪诚聘”了他,帮助自己训练一些人手替自己做事。

  上次在文思楼外碰上的零零散散的流民,收拢了大概有二百三十多个人,除掉老弱妇孺,青壮年倒有二百个,贾蓉便给他们安排了“武术指导”,教习他们格斗技巧,将来帮着自己做打手。

  反正贾蓉如今有钱了,自然是乐得多养一些帮手来替自己干活的。

  妇孺们则安排在了东府旗下的庄子上,有劳动能力的年轻妇孺便帮着庄子上干活,贾蓉一样可以开工资给她们……老人则是帮着庄子里养马喂马,一样可以拿到生活费。

  贾蓉不是圣人,他也不乐意养闲人,既然选择

  请收藏:https://m.pzshe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