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四十章用心打_锦衣王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阵五百与虏骑,最后仅斩首三人,自己折损过百。这样的战报已经堆满了内阁,大家都在努力的宣传一件事,京营是不堪用的,班军选锋同样不堪,真正保卫住京师安全的,还得是我们这些忠臣,而不是丘八。

  反正皇帝不能亲自跑到战场上去检点死尸,胜负之说,全靠奏折。可是昨天晚上,这些勋贵手上的私兵,好死不死的到外面去打了一仗,而且居然打赢了。要知道,这些人马回城时,许多人手里都是带着首级的,这个做不得假,不管怎么压,也是压不住了。

  听说是先打杀了一群为蒙古人充当向导的奸细附军,后来就真鞑,最后甚至与一个蒙古的千人队打在一起,也没吃什么亏。这样的战功,在蒙古攻破古北口,一路长驱直入抵达京师的大背景下,足称得起是大书特书的奇功。

  可问题是,这样的大功没有问题,是由那些勋贵私兵立的,就大有问题了。更何况,这帮人好死不死的,还把那个杨承祖救了回来,这种战功自然不容其得到封赏,立功人则是可杀不可留。

  围城既是个危机,也是个机遇,不少人都想借着这次的蒙古大兵,实现自己的愿望。比如与皇帝交涉一下,将那些帐本和书信的事做个了结。

  又或者,让自己的家族从这次的围城中,多得到一些好处,事实上蒙古人刚一围城,就已经有人通过权势和关系,开始大规模的囤积米粮、柴炭乃至药材、布匹、绸缎等等。全都等着京师中物资短缺时,狠狠赚上一笔,可是如果照这个趋势打下去,自己的生意还怎么开展?

  朝堂上,有不少人是着自己的消息来源,已经隐约的得了些信息,边军勤王,不会像想象中来的这么快。过不了几天,京师就会开始闹粮荒,很有些人想要发一笔财,或是利用这个机会收一收地,又或者是获得一些其他方面的补贴。

  至于借蒙古人的手,除掉那个杨承祖,就更是不能宣之于口的收益,不少人都期待着他早点死,自己的心里才能安生下来。

  总之这一切的美好前景,都被那莫名其妙的一仗打的烟消云散,不知有多少人恨不得把昨晚上那些出城接阵的人马食肉寝皮。这两位御史一位给事中,只能算是先头探路的,真正的大头还在后头。

  他们不指望这三个小人物,就真的能把武定侯斩下来,不过只要他们的奏折递上去,后面就会有别人帮腔。等到侍郎这一级的人开口说话,武定侯等勋贵也会知道轻重,丢卒保车。

  可是这次天子并没有把奏折留起来回宫看,而是破例的命令太监当场朗读,等到奏折刚刚念完,少年天子猛的一拍龙书案,“每人廷杖四十!”

  几名大汉将军冲下殿来,将三名言官按在地上,横拖竖拽的拉了出去,都察院左都御史金献民既为总宪,总不能看着自己手下人挨打。急忙施礼“万岁,言官可风闻言事,此乃祖宗定制……”

  “没错,他们确实可以风闻言事。但是,眼下正值朝廷用武之时,容不得这等人出来造谣惑众,寒了有功将士之心。昨晚朕以密旨出兵,如何成了擅自出征?武定侯有大功于朝廷,赏白金百两,玉璧两双以为嘉奖,这三个人,每人杖四十之后,一律贬到边地为县令,让他们也好好知道知道民间疾苦。”

  行刑的大汉将军俱都是长身大面的粗壮汉子,举着手中的木杖,脸上带着狰狞之态“好大的胆子,连救我们长官的人也敢参,几位,慢慢受着吧。”

  原本侍奉在御座前的太监张佐,这时一路小跑的来到行刑之处,脚尖朝里,成了个内八字的形状,扯开喉咙大喊着“用心打!”

  请收藏:https://m.pzshe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