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六十六章帝师(一)_锦衣王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取向。这种取向于眼下的舆论大环境可以算是离经叛道,可是对于遭受兵火荼毒的安陆来说,却是收获了最多的口诛笔伐同时,也收获了极大的销量。

  那些被大户人家处理掉的女人,不过是受害人中的一小部分。另外一部分人则是有着身份家族等因素,又没自尽,只是偷偷的压下那段过往,然后努力忘掉那段过去选择坚强的活下去。这些话本的出现,于她们而言,算是一种精神上的巨大慰籍,让她们找到了精神上的支柱,因此于明面上对这种话本大加斥责,不过私下里,却悄悄的珍藏起来,看了又看。

  孙家那边,倒是没有趁着过年的时候,借机提出结亲的事,孙交作为一位宦海沉浮多年的老臣,有着足够的沉着,并不急着把女儿推销出去。或者说,他有着一切尽在掌握的自信,相信在大势面前,杨承祖并没有更多的路可以走。

  杨家已经搬进了王府里,不过与孙家的往来,并没有因为这种搬家而疏远。杨家现在已经在安陆购买了十余顷田地,在农业社会,土地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只有多买田产,才能保证家业稳定,这些地产如果不是有孙家支持,也不是那么好买的。

  乃至于管理佃户,以及经营铺面时,孙家也出面给了尽可能多的支持与帮助。两下里的关系,现在依旧属于亲密伙伴,在安陆的士绅阶层中,也把杨承祖看做了孙家的东床快婿看待,来往时,也多以这种态度结交。

  孙雪娘依旧经常来来拜望柳氏,说一些话,放一些礼物,相处的十分得体。既可以看做是晚辈拜见长辈,也可以看作未来儿媳来拜见婆母,其中分寸恰倒好处,谁也说不出什么。

  杨承祖的文名越来越响亮,不知是多少安陆名门闺秀的梦里人,她身上的压力自然也越来越大,不过作为孙交的女儿,她自信有把握应付这种局面,这一仗的赢家注定是自己。

  时令已接近端午,仪卫所衙门内,杨承祖穿着官服,手中拿着塘报,正在念叨着战争的最新进展。而旁听的,除了仪卫司的一众军官外,还多了一个身体单薄的年轻人:蒋大郎。

  经过王府保卫战之后,他不再对杨承祖隐瞒身份,直接承认了自己就是兴王世子。杨承祖表演了一番不胜惶恐的戏码,对方也表现出了足够的雍容与大度,接下来就是君臣尽欢,大家依旧保持着这种来往。

  按着世子的要求,希望在其他人面前继续保持蒋大郎的身份,不想被区别对待。自己想和杨仪正做兄弟,而不只是做君臣,杨承祖的表现,也确实是把他当做了陆炳的兄弟,也就是自己的兄弟。除了应有的尊敬外,并没有过度的恭维。

  这种尺度拿捏让朱厚熜心内颇为受用,觉得这个大臣是自己靠着人格魅力笼络而来,与自己的身份无关。

  眼下江南第一等的大事,就是对宁王作战的战局,像是这种塘报,是杨承祖从知州衙门拿过来的。分析战局,大家揣摩战争走向,对下一步的战争进行猜测已经成了王府中人的乐趣之一。

  今天看着他手中的塘报,朱厚熜关切的问道:“杨兄,如今战局如何?是否就像你之前说的那样,官军不日就会克复全境,一战成功了?”

  请收藏:https://m.pzshe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