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36 章_古代吃货生存指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姜舒窈在案板上的长舌状面皮上刷上一层油酥,均匀抹上调好味的肉末,用刀尖在面皮上划了几道,卷起,压成饼状。

  谢珣背着手走过去:“这是什么饼?”

  “锅盔。”姜舒窈手下不停,利落极了,“给你做军屯锅盔吃。”

  军屯锅盔,四川传统小吃。起源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当时军队外出操练或行军时常以干粮充饥,锅盔携带方便,又比一般的干馍味道好太多,所以渐渐流行起来。

  军屯锅盔可以单吃充当主食,也可以配上酸辣粉、冒菜或者肥肠米线食用当配菜,口感酥脆,肉香十足。

  姜舒窈一连做了好几个,打算明天慢慢吃。

  架起平底锅烧油,放上锅盔,热油在面饼周围“呲呲”冒起小泡,小火慢煎,待到锅盔皮变成浅金黄时便夹出。

  此时锅盔里面还没熟透,只有外面的皮变得金黄酥脆,泛着绵长的油酥香味。

  “明日一早我会让丫鬟把锅盔放进窑里烘烤,你走的时候记得带上。”

  锅盔的精华就在于此,放进炉膛里面慢慢烘烤后外皮依旧保留着油煎过的酥脆,内里却十分柔软。

  层层叠叠的软面夹着剁的细碎的肉末,见香不见肉,软嫩的面皮和麻香的肉末合为一体,鲜而不腻。

  谢珣腹中饱着,虽然有点馋,但还不饿,便点头道:“好,辛苦你了。”

  说完也不走,默默等姜舒窈把最后一个饼煎好才心满意足地离开了。

  翌日一早,天还未亮谢珣就爬了起来,拿上昨夜准备的兔皮袋,晃过月洞门,来到小厨房旁,在旁守候的丫鬟立马打开土窑为他取出锅盔。

  刚出炉的锅盔酥油香浓郁,土窑的热浪夹着诱人的肉香扑面而来,谢珣心念一动,问道:“烤了几个?

  丫鬟答:“回爷的话,夫人让烤了六个。”

  谢珣一合掌:“那就好,我拿一个路上吃,再带上俩。”

  丫鬟闻言便笑道:“夫人也是这般打算的呢,她让爷吃一个,戴上两个,再给大老爷和二老爷一人带一个。”

  听着前半截,谢珣勾起了嘴角,笑意还未起,便听到了后半句。

  “给他们带干什么?”谢珣不乐意了,虽然是自家亲哥,但是亲兄弟也要明算……饼。

  丫鬟被他的冷脸吓了一跳,连忙低头恭敬道:“夫人说若是大老爷二老爷推辞的话,便拿回来就好,反正锅盔是越烤越香。”

  谢珣“哼哼”冷笑,板着个脸:“他们才不会推辞呢,不厚着脸皮多蹭两个还算好的了。”

  丫鬟不敢答话,谢珣也没想为难她,待丫鬟用油纸包好五个锅盔后,谢珣把自己的装好,不情不愿地拿上三个锅盔往外走。

  丫鬟叫住他:“爷,夫人还准备了水囊让您带上。”

  谢珣奇怪道:“我有水囊啊。”

  另一个丫鬟从小厨房过来,把水囊递给谢珣道:“爷,水囊里

  请收藏:https://m.pzshe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