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63章 抹茶是我们的!_直播山村的悠闲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庄秋想到这里,也被直播间的人带的热血沸腾起来。

  “来来来,那个本子好好记着。我给你们好好讲讲这抹茶的事儿。”

  “抹茶的做法是采集春天里的嫩茶叶,用蒸汽杀青后,做成饼茶(即团茶)保存。等到食用时,先将饼茶放在火上烘焙干燥,后用天然石磨碾磨成粉末,再倒进茶碗并冲入沸水,用茶筅充分搅动碗中茶水,使其产生沫浡,即可饮用。”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留下了大量的咏叹抹茶的诗篇,“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就是唐代诗人卢仝对抹茶的赞美之词。”

  “那日本的抹茶是怎么回事呢?”

  花月楼不知不觉也听得入了迷。

  “这抹茶啊,其实最早要是追溯起来的话,还是从那神农氏尝百草那里开始的。在公元前约2700年,神农氏把茶叶嚼碎吞入腹中,迈出人类吃茶的第一步,被誉为“抹茶鼻祖。”

  “晋朝年间,人们就发明了蒸青散茶(碾茶),还审订了评茶色香味的方法,并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日常饮料。《茶经》记载:“……始其蒸也,入乎箪,既其熟也,出乎箪。釜涸注于甑中,又以谷木枝三亚者制之,散所蒸牙笋并叶,畏流其膏。”

  “到了宋朝更发展为茶宴,当时最为有名的评茶专家、大文豪蔡襄在《茶录》中评述抹茶的饮茶方法:把团茶击成小块,再碾成细末,筛出茶末,取两钱末放入烫好的茶盏,注入沸水,泛起汤花品尝色、香、味,佳者为上。”

  “到了这儿之后,抹茶其实就算是基本上完全的成型了。”

  庄秋解释道。

  “自明代以来,不再流行抹茶了,而改用茶叶,冲泡喝汤,弃置茶渣。清朝茹敦和在《越言释》中说,古者茶必有点,其硙茶(抹茶)为撮泡茶,必择一二佳果点心,谓之点心,谓之点茶。”

  “这明代这里呢,也就是个分水岭。某日的抹茶其实是在唐朝的时候随着遣唐使学习我们唐朝时期的抹茶回去的,但是他们只是学了一点皮毛,其实也就是学的四不像。”

  “到了后来,我们的茶逐步的在改良进化,寻找更多的烹茶方法,来祛除茶叶里的苦涩和酸涩的味道。但是到了明代的时候,我们由于对外政策的变化,所以这后来的茶叶的改良和冲泡茶汤的方法呢,就没有在某日那里流传过去,在民间的影响力也就比不上抹茶了。”

  “哦,我知道了,所以这抹茶其实也可以说成是在茶文化的形成过程之中的一个还没有完全开发出来的半成品,然后某日就把这半成品学回家了,到最后在这个半成品的基础上不断的加东西,不断的精进,到最后就成了现在的抹茶了。”

  “那不还是咱们的东西,起源地在我们这里,怎么有的人现在一吹抹茶就说是某日的呢?”

  请收藏:https://m.pzshe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