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一一一、执政之后满门抄斩_明末风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之事,最后如何不了了之了?”方以智道:“你不是说,那州判背后,乃是某公之弟温育仁么?”

  “这还不是托了诸兄之福,你们因《绿牡丹》一戏之事,闹得督学大人缉拿温育仁之仆,他焦头烂额之下,哪里顾得到小弟!”俞国振笑道。

  去年虎丘大会前,温体仁之弟温育仁有意加入复社,却被张溥断然拒绝,于是温育仁寻人写了一折戏《绿牡丹》嘲讽复社之中尽是弄虚作假的伪才子。后来复社通过舆论清议,再加上张溥的影响,浙江督学副使黎元宽出面,禁演此戏,还捉了温育仁家仆抵罪。

  众人大笑,深以为然,对张溥来说,那是他身居草莽却成功击破当朝宰辅攻击的一件得意之事。

  唯有俞国振自己才清楚,温体仁放过他的原因在于,他将养珠技术献给了崇祯天子,宫内的大铛太监,有人向温体仁施加了影响。不过此事若是说出来,一顶阉党的帽子不知何时便会被扣上,因此俞国振从不告诉别人。

  “济民贤弟要准备多长时间?”张溥将话引回正题:“十天够否?”

  “若是想将声势弄大,十天远远不足。”俞国振道:“一个月,也方便远近人物前来赴会。”

  其实一个月犹嫌不足,但是俞国振在南京能呆的时间有限,现在是三月初三,他最多呆到四月中,就要前往钦州,因此只能如此筹备了。

  “既然如此,那就定在一个月之后!”张溥嘴上说由方以智主盟,实际上却当仁不让地做了决定:“四月初四,如何?”

  “好,便依天如兄所言!”

  众人商议定了,俞国振知道孙临对南京熟悉,首先便问哪儿有比较大块的空地。孙临奇道:“要大块空地做甚?”

  “声势越大,空地就得越大。”

  “那不如玄武湖,既可游湖,观山光水色,又有大片空地。”陈子龙道。

  “不妥,不妥,还是在秦淮河畔寻一处所在,城外毕竟偏僻。”方以智摇头。

  论及交通便利,城外毕竟是比不得城内的,众人商议的结果,还是借用秦淮河旁的一处空地。

  这处空地其实也较偏,不过以秦淮河畔的繁华,能找到这样一块地方,已经是相当不错了。这块空地自有主人,孙临自告奋勇,去与主人交涉,借之使用一个半月。

  临别之际张溥想起俞国振与吴三桂的结怨,思忖了一会儿,他终于还是开了口:“贤弟,吴三桂父子私德或者有亏,但手绾兵权,贤弟无意科举,今后总得在沙场上求功名,与他们父子结下死仇,实在是不智。”

  这一次他是只拉着俞国振的手私下说的,在他想来,俞国振可能是因为当着众人的面,不好出尔反尔,故此只能与吴三桂死扛。现在两人私下说,有些话俞国振就不会说得那般满了。

  俞国振确实在反思自己对吴三

  请收藏:https://m.pzshe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