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2、一场戏_非典型关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红是个穷苦的拾荒者,但仍旧不忘支持国家救灾行动;第二,促使千红思想觉悟的,正是路上偶遇一位中年人,中年人醍醐灌顶教导她一番,她听见了就更加坚决地决定捐助,回家之后才发现这是本地的周局长;第三,她一个妙龄少女之所以从事拾荒的行动,是因为热爱县城,想让县城垃圾变少,所以坚决地献身了这个理想主义的事业;第四,因为她发现废品站的老大爷年纪老迈,主动发扬雷锋精神,帮助孤寡老人;第五,农村青年积极进城致富,积极向上进取的精神是县城新一代青年的代表。

  每一句都不是千红能说出来的人话,像个汇报演讲报告。段老板捏着这三页纸难为情地递给她,她觉得这事不能让段老板为难,拍着胸脯打了包票接过,段老板走后,那些记者插空叮嘱她,这些都得背,还要对着镜头说。

  三页纸上没有一句真话,千红越看越读不出来,舌头打了结,刚一开口,几个记者笑开了花。

  “你不会说普通话是不是?说方言吧。”

  千红艰难地说方言,记者又笑成一团:“这味儿怎么这么怪啊,你好好说,别紧张。”

  普通话和方言每个语调都搅和在一起,千红像不认字儿了似的干巴巴地念,架机器的人等了老半天,催了一趟都没等到千红到位,索性丢在一边抽烟。

  这时候吕记者喊她,她立即起身过去,看见吕记者有点儿心情复杂,总体感情良好:“你什么时候来县城啊?这种小事还要中央台报道吗?”

  “主要是来看看你。”

  “我有什么好看的。”她抬着下巴左右环顾,吕记者这回没带卫编辑,一个人两肩膀扛着个脑袋就来了,从兜里掏出皱巴巴两团纸,一截铅笔头就开始采访。

  “别听他们的,说说你捐衣服的经过。”

  “哦,一个老婆婆捡到了一包衣服,别人不要的,也卖不出去就给我了。我拿上之后看见都是新的,推着车出去卖,卖了一天没卖出去。”

  “为什么没卖出去。”

  千红就把当天的所见所闻说了一遍,第一次当受访对象还有点儿紧张,仿佛前面驾着一台无形的摄像机。吕记者笑了笑:“不行,咱们得细说说,这儿有什么好吃的,你请客,我掏钱,咱们吃一顿。”

  “他们还拍呢。”千红指了指那帮百无聊赖的记者。

  “行吧,你配合配合。”

  “我不想说假话,我没碰见过周局,也没想学雷锋,我就是没卖出去,正好看见报纸上登了,我也用不着还占地方就捐了。”千红很烦躁,除了吕记者,其他人过来都是耽误事儿,废品站有什么好拍的?她有什么好拍的?如果不是段老板开

  请收藏:https://m.pzshe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