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9、第129章_穿成古文女主对照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正文129、第129章

  煮水能不能煮出硝石杨海燕不知道,是可以试试。具体怎么个试试发,杨海燕已经在想了。比如,等冰融了之后,烧开水的时候烧错了?

  这样不行,很快,杨海燕有了别的想法。

  秦放倒是兴致勃勃的,精神格外的好:“燕燕,你先去睡觉,我去给杜大人写信,把硝石制冰之法告诉他。”

  杨海燕道:“好。对了相公,你为什么总是给杜大人写信,而不直接把奏折呈给皇上?”

  秦放有自己的想法:“我初入朝廷,又不是科举出身,对朝廷的很多规矩都不懂,是我和杜大人相处过,我觉得杜大人是个好官,所以我把信给他,如果他觉得心里有不妥当的地方,应该会提醒我,这是其一。其二,我是武将,武将的奏折先到兵部,理论上也是没问题的。”

  杨海燕看过启国的律法,启国没有内阁,所以和诸多朝代不同,很多朝代有内阁,所以官员的奏折会先到内阁,再由内阁挑选呈给皇上,在这种情况下,内阁先看了奏折,有时候,内阁中有人和写奏折的官员不对付,那么奏折可能被压下。

  然,官员的奏折递交之前都会抄录登记。

  还有一种办法,就是官员私下把奏折交给皇上,这就要麻烦到宫里的人了。

  不过,有些朝代虽然没有内阁,奏折还有另一种递交法。就是朝廷有专门收奏折的部门,叫通政司,然后由通政司送到宫内,交由宫里管门的官员,再呈递到皇上的御桌上。

  在启国,文臣的奏折和武将的奏折是分开的。文臣的奏折是直接交到通政司手中,再由通政司交到宫里,再由宫里的管门官员交给皇上。而武将的奏折,一般会先到兵部。然,武将如果不想把奏折交到兵部,直接交给通政司也是可以的。

  只是如此一来,兵部有时候就有些尴尬了。比如有些情况,皇上都知道了,兵部却不知道。早朝的时候皇上问话,兵部官员就被动了。也有可能,兵部官员会因此记恨武将。对武将而言,这并不是有利的。

  而且,一些和兵部有关的情况,让兵部先知道的话,也有利于兵部的调整。

  不过,秦放先把奏折给杜科,可不是因为这些,他是完全想找个靠山,抱一抱大腿,他知道自己人微言轻,有些地方都不懂,希望杜科给他指点指点的。杜科是兵部侍郎,就是秦放再不懂朝廷的事情,也知道兵部侍郎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当的,尤其是新皇登基,想握的是兵权,兵部侍郎一定是他的人。

  秦放自己一些黑暗的想法,他是不会跟杨海燕说的,他不想他媳妇知道他一些算计的想法,他一无所有的时候、他落魄的时候、他不识字的时候,都是她陪着过来,他不在乎在她面前,他曾经贫穷过,不在乎在她面前,他是

  请收藏:https://m.pzshe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