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59章 信任的同伴_直播之荒野大冒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哺乳动物大部分都是夜行性,曾经的它们为了躲开日间活动的恐龙,不得不将活动限制在夜间。

  直到6000万年前,恐龙灭绝,躲避恐龙的哺乳动物才能有更长时间在白天活动。

  现在很多哺乳动物仍然缺乏日间捕食者的一些重要特征比如彩色视觉,大部分动物几乎都是色盲,其视觉更类似于夜行的爬行动物和鸟类,就说明了这种夜行性特征的残留。

  去年,伦敦大学学院和以色裂特拉维夫大学学者利用电脑算法分析了2415种至今仍存活的哺乳动物数据,重新描绘了它们祖先在数百万年前的活动规律。

  分析显示,恐龙灭绝后,哺乳动物的祖先日间活动增加,但这一过程其实非常漫长,中间有长达数百万年的过渡期,也就是昼夜活动夹杂的阶段。

  而人类的祖先,也就是灵长目动物的祖先,是最早改换成日间生活方式的哺乳动物之一。

  “说起来倒是有一件比较有意思的事情。”

  “人类在地球上的迁徙征服进程,同时也是野生动物生存空间被压缩的历程。”

  “现在,人类活动占据了地球陆地表面50%至70%的空间,使全球哺乳动物活动和迁移范围大幅缩小,几乎所有地区所有体型的陆生哺乳动物都受到影响。”

  “这导致一些动物获得的资源变得极其有限,再加上人类对一些动物的过度猎杀和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恶化,已经造成了很多物种灭绝。”

  “而人类活动对动物的影响,也不仅仅表现在空间上。”

  “今年新的研究表明,人类活动正在逼迫世界各地的哺乳动物在夜间变得更加活跃,表现出夜行性增强的趋势,因为只有在晚上,它们才不太可能碰到人类。”

  【好家伙,人类是新时代恐龙了属于是】

  【有点离谱】

  【这东西还能改啊】

  观众们大吃一惊,一副大长见识的模样。

  毕方点点头,道:“18年6月14日发表在丑国《科学》杂志上的研究结果显示,野生哺乳动物的夜行性平均增强到先前的1.36倍,来应对更高水平的人类活动干扰。”

  “不论这些动物生活在哪个大洲,不论是食草动物还是食肉动物,它们的夜行性都受到了人类活动的影响。”

  “例如,在津巴布韦的万基国家公园,之前主要在白天进行活动的黑貂羚羊,如今大约一半的活动都在夜间进行。”

  “不仅狩猎、农业、住宅和道路建设会把动物驱赶到黑夜中,爬山等貌似没有威胁的人类户外活动,也会对野生哺乳动物的生活习性产生干扰,前段时间不还有一男子爬山遇到一头黑熊吗?靠着大喊大叫把对方赶跑了,我估计那应该是一头母熊,而该男子闯入了它的领地。”

  “所以我们以后说不定也可以看到夜行的猎豹,如果它

  请收藏:https://m.pzshe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