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章 被玩坏了的南唐_大宋的天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绝,他认为国内百姓需要休养生息,应该一心一意谋发展,不应对外开战。

  于是派使者慰问吴越国,送去了很多礼物。宰相冯延巳讥讽李昪为“田舍翁”,李昪对此只是报以“呵呵”。

  对内国策:礼贤下士,虚心纳谏,勤于政事,提倡节俭,兴利除弊。

  连年的征战,从中原一带流落江淮的难民很多,李昪对此积极妥善安置,实行轻徭薄赋政策,使南唐社会经济得到很大发展,一跃成为“十国”中的最强国。

  李昪注重节俭,为了减少宫中灯油的消耗,他还发明了蜡烛。这个宫廷的奢侈品,很快推广到民间,最终造福天下百姓,成为大众的日用品。

  南宋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在《南唐书》中曾这样评价李昪:“帝生长兵间,知民厌乱。在位七年,兵不妄动,境内赖以休息。性节俭,常蹑蒲履,用铁盆盎。暑月,寝殿施青葛帷,左右宫婢裁数人,服饰朴陋。建国始,即金陵怡所为宫,惟加鸱尾,设阑槛而已,终不改作。仁厚恭俭,务在养民,有古贤主之风焉。”

  说李昪是个好皇帝一点都不过分,他确实有古贤主之风。为了省钱,不给老百姓增加负担,皇帝李昪穿布衣布鞋,内衣内裤甚至还打着补丁;为了省钱,不舍得点油灯,这玩意耗油,只点几根蜡烛;连皇宫也没建造,只是把之前的金陵的宅子稍加装饰了一下,加了个代表皇帝的鸱吻,设了几道一米线,加了道栏杆而已。如此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几千年来,恐怕只有伟人毛公一人可以与其媲美。

  李昪未登帝之前,金陵城里就流传着两首歌谣。

  其一是:“徐徐东海出,渐渐入天衢。此夕一轮满,清光何处无。”

  其二是:“东海鲤鱼飞上天。”

  东海是徐氏的郡望,“鲤”字,通“李”的音,这两首歌谣的幕后意思就是说,徐姓的李昪应当成为帝王。

  李昪的死也早有歌谣预示。有位渔者名叫“回同客人”,也有人说是吕洞宾,曾给李昪写下一首《豆叶黄》的诗:“二月江南山水路,李花零落春无主。一个鱼儿无觅处,风和雨,玉龙生甲归天去。”

  “玉龙生甲归天去”指的就是皇上驾崩之日,李昪果真就在二月份驾崩了。

  升元七年(943)二月,李昪背上生疮,不久病情恶化,于当月二十二日在升元殿驾崩,享年五十六岁,庙号烈祖,遗命齐王李璟监国。

  三月,李璟即皇帝位,是为南唐元宗,亦称南唐中主。

  李昪(徐知诰)完成了从孤儿到皇帝的人生华丽“逆袭”,在历史的舞台上,书写了一段可歌可泣成功创业的不朽传奇。

  ◆朕很想退休

  《孟子》云:“舜视弃天下,犹弃敝屣也。”不是所有的人都梦想着当皇帝,或者说要将皇帝进行到底,天天

  请收藏:https://m.pzshe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