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十七章 骑鹤扬州_大宋的天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世逢乱离,始辨英雄,遭风云之时,不建腾跃之功名,非人豪也。英雄,以龙虎之姿,赴一场风云际会,叱咤驰骋,砥柱中流,生为百夫雄,死为壮士规,人生各有志,终不为此移。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每个英雄的背后都有着一道道充满豪气的伤疤。

  五代十国时期,华夏大地出现了两个名为“唐”的政权,李存勖(沙陀族,原姓朱邪)建立的后唐和李昪(曾用名徐知诰)建立的南唐。

  宋灭南汉之后,南方政权就剩下南唐和吴越。在华夏版图上,大宋从北、西、南三面包围着南唐,南唐也从北、西、南三面包围着吴越,吴越依旧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南唐是代吴而立国的,五代十国,五代的开启者是后梁朱温,十国的开启者是吴王杨行密。

  “南朝三十六英雄,角逐兴亡尽此中。”作为三十六英雄之首,吴王杨行密武功盖世,为十国君主中之翘楚,也被称为“十国第一人”。

  ◆英雄莫问出处

  杨行密,原名杨行愍,字化源,庐州合肥(今安徽长丰)人,出身农民,幼时丧父,家庭贫寒。杨行密长得人高马大,力可举百斤巨石,他还是天生的“神行太保”,能日行三百里。如此健将,放在什么年代,都是国家级运动冠军。

  为了混饱肚子,唐朝乾符年间(874―879年),杨行密参加江淮一带的农民起义,失败被捕,泸州刺史郑棨见他长得一表人才,不忍杀他,就让人把他放了。

  正好庐州府在招兵买马,扩充兵员,杨行密随即应征入伍。由于善跑,经常替领导送信传话,不久就被提拔为小队长,派去宁夏守边,一年期满后,再次回到庐州。

  《水浒》一百单八将,三十六天罡星,七十二地煞星。为了不再戍边,杨行密聚了刘威、陶雅、徐温等一票江湖兄弟,号称三十六英雄。共同起事,杀了都将,杨行密自号八营都知兵马使,扯旗单干,成为庐州兵的统帅,占据庐州。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

  杨行密一生有两个贵人,一个是释放他的泸州刺史郑棨,另一个是高太尉高骈。

  唐僖宗中和三年(883),坐镇扬州的检校太尉、淮南节度使、渤海郡王高骈,久闻“三十六英雄”杨行密的威名,知他是一支孤军,便主动跟他联系。

  文章太守高骈,先是将杨行密的名字由行愍改为行密,接着表奏朝廷,封其为庐州刺史。等于给杨行密的这支杂牌军给“正名”了,全部转成官军编制。

  运气来了挡也挡不住,从阶下囚到庐州刺史,杨行密只用了四年的时间。

  天下高氏出渤海,高骈,

  请收藏:https://m.pzshe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