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93章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求打赏月票推荐票!)_大秦有盛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没有君主呢。

  “吾国贵为中国,华夏之体,之所以与诸夷狄不同,乃在一个礼字。今陛下贵为皇帝,来泰山封禅,是为承接周天子之命,复礼溯源,实在盛举。臣私以为,陛下务必当立周礼为之。”

  嬴政听了,脸色一青。

  “汝之意,朕当复以周礼?”

  扶苏也是脸色一沉,师傅真是太过固执了。

  淳于越脸色微微发青。

  “陛下,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子曾曰过,从三古而始,拜祭神山事关邦国,天子才有资格祭拜,至秦以后称为“封禅”。所以孔子说,胆敢犯禁祭泰山之人还不如普通人懂得礼规。”

  嬴政听到这里,眼底一沉。

  “陛下为既然承接周天子之命,自当凡事依周礼为之。否则日后天下名士势必以此议论皇帝陛下。”

  淳于越恭恭敬敬的说着,无论是神态还是语气,都极为得体,但是即便这样毕恭毕敬的请嬴政遵守礼仪,嬴政反而气恼更甚。

  陛下当承接周天子之命……

  朕是皇帝,远超天子。

  嬴政万万没有想到,昔日他喜欢听到秦主水德,周主火德,秦灭周,是承接周朝的使命的说辞,如今竟然被儒生这般大肆利用。

  “朕为皇帝,孰人敢谤议朕?”

  嬴政神情一厉。

  淳于越倒也并未露出惧色,只是他认为,一个不重礼的国家,势必不能长久。

  淳于越只是无奈叹气吗,再未说什么。

  王绾见之,只道:

  “此番祭祀泰山,只为正陛下威名。依我之见,这虚礼,还是当少一些。”

  这话一出口,

  当然,努力恢复周礼,不仅仅是淳于越一个人的想法。

  秦国国内,儒法素来相争。儒家以礼乐制度巩固宗法制,而宗法制显然在秦国,也是扎了根的,但是儒生们最近复儒的声音越来越大。

  这似乎和朝中没了李斯有大关系。

  至少,现在,秦国不应该再有什么大动作了,扶苏只希望,秦皇接下来几年,他自己能够安度晚年,不要再折腾什么大事情。

  而法家一向倡导实用,追求实际利益。

  两者相比,显然法家更为实用,而儒家繁文缛节极多,在这一路上就可以看得出。

  从某种意义上说,儒家的很多礼仪,正是现代人批判的封建礼教。

  至于淳于越,扶苏想着,这样一个人,不能眼睁睁看着他走向自我毁灭的道路。

  很快,他们就要到临淄郡了。

  而淳于越的故乡,就在临淄郡内。

  稷下学宫,需要人主持。

  扶苏走过去。

  “君父——臣记得《论语·八佾》中言曰: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与其繁文缛节、奢靡铺张,还不如简洁朴实;与其礼仪多变、程式繁杂,还不如肃穆敬重。今君父自关中咸阳亲往泰山,于此地封禅,山高路遥,世人皆知,如此,已足以为君父重礼正名。”

  “再则,君父诚心所致,金石也为开。君父携天下名士,率我大秦虎将及锐士,汇聚这泰山之巅,远道而来,且声势浩大,想必泰山之神也已晓。”

  请收藏:https://m.pzshe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