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1章 嬴政东巡;扭曲良策(月抹求波打赏月票!)_大秦有盛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代价极其之高。

  王绾现在是越发觉得,皇帝陛下并非肯修德政之人。

  但是天下百姓,数以千万计,收缴其兵器,以陛下百万之师镇压之,这就是秦国现在的状况。

  现在,王绾才觉得太子的好来。

  有太子在陛下身边死命规劝,再加上太子颇有远见,积极倡导变法,这才推着皇帝陛下引领秦国走上正轨。

  他王绾这个老头子都没想到的事情,被一个年轻人给想到了。

  但是耗费的资财人力,自然是不计其数。

  咸阳城中的资财是从天下各地不断搜集送去的。

  横征暴敛,早现端倪。

  但是这些话,王绾自然不会再当着嬴政的面说了。

  王绾肃容,这景象倒是难得的很。

  王绾本就身材魁梧,而且为人总是笑眯眯的,任谁见了都觉得可亲,一副大智若愚的模样。

  当下王绾两片嘴唇紧紧合在一起,脸上没有半点笑意。

  嬴政自然也知道王绾在想什么。

  “王相一脸忧色,可是觉得此事不妥?”

  嬴政对王绾还是很有耐心的。

  就像王绾和扶苏笃定的,嬴政不是薄恩之人。

  “陛下,此番东巡、再加上皇陵、皇宫、皇城的修建,府库资财,源源不断的流出,但是靠着征收赋税,并不足以使府库有盈余。而当初东阳君有奏,要于于全国各郡县设盐铁丞,以做官坊贩卖,收其利。”

  嬴政听到这个名字,诧异了好一会。

  太子——

  已经很久没有人敢在嬴政耳朵旁边提起这个名字了。

  他走了,嬴政确实感到了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但是嬴政也明显觉出,他的身边少了点什么。

  但是时间久了,自然而然也就习惯了。

  眼下被王绾这么一提,嬴政不由得记起来好多事。

  说起来,扶苏的主张太多,他倒是险些忘记还有这回事。

  李斯闻言,却道:

  “陛下,若要国营商业,控制盐铁。此虽为富国之计,然而陛下收天下万民之资财,充入府库,百姓闻之,必定对陛下有非议。”

  嬴政现在,可是非常注重名声的。

  仁义虽然不能拿来治国,但是可以用来美化帝国。

  李斯续道:

  “再者,陛下以一己之私,于全国大兴商业,那么吏民百姓,到时闻之,必定私下效仿陛下。“

  “如此,陛下迁徙天下巨商十万户于咸阳,又有何意义?”

  嬴政原本,是要贯彻禁止商业的策略的。

  这么一来,嬴政自然陷入了混乱。

  韩非说过,商人是国家五蠹之一。

  而商鞅也曾明令禁止行商。

  行商会引得社会不公平。

  秦国之所以能成为七国之中的最强者,正是因为严格贯彻了这一条计策。

  嬴政思来想去,自然觉得这法子又不合理起来了。

  这么想着,嬴政对扶苏的印象,又开始渐渐偏移。

  回想起过去,扶苏总是自以为是,那般胸有成竹的劝谏他做这坐那……

  但是一想到他如今已经去了东楚之地,嬴政心中的火气也就渐渐消了下去。

  李斯不愧为最了解嬴政的人。

  嬴政还是法家的贯彻执行者。

  嬴政最后自然道:

  “此计不可施。府库资财不足用,便增赋税。”

  王绾听了,自然气结在心里。

  李斯为了权位,这般阿顺皇帝陛下,早已经迷失本心,迟早有一天,他会栽在他自己的手里。

  前些日子,罢黜百家,独尊法术的消息一传出去。

  太学之中立刻起了非议。

  朝中诸生,皆成为了皇家顾问,不许民间议论。

  百家论列之所,全数查封。典籍之类,全部充入太学,以做收录。

  这般禁止文化在民间通行的手段,又辅之以太子先前之议,设立小学,论列法之道。

  编纂教材,教天下孩童识秦国文字,而后又以秦法家之说,教导天下百姓贵利轻义……

  王绾只觉得太子先前的政见,全部歪曲了。

  (月末求波打赏和月票!)

  请收藏:https://m.pzshe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