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七零九章 我不是韩信_晋末多少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情理之中的。而都督如今能知人能知兵,便是将领们怀有异心,又能够调动多少兵马?到时候士卒们怕是齐齐的不听从号令。”荀羡无奈挠头,是啊,以都督在军中的威望,自己纯粹是想多了。

  权翼也不想在楚汉这个话题上过多纠缠,让荀羡明白自己的意图就好了:“现在的我军若能出奇兵直接平淮西,则可切断从淮西到青州的道路,大司马的兵马也就被分割成了两处,且这一次的分割是彻彻底底的分割。若是大司马能够拿下河洛,那么我军和河北之间的联络尚且还可以通过河东,但淮西丢了,难道指望大司马通过海路转入江左和荆州联络么?且关中历年征战不休,地盘扩张的很快,但也伴随着诸多问题,管理这么大地方的人不够还是其次,最重要的无疑是粮草的问题。开垦土地的人没有那么多,士卒又忙于征战,不可能一直负责农垦,因而如今剩余的粮草如何能保证双方在河洛长久的对峙?若是战局一直拖下去,或许大司马那边一样要面对缺粮的问题,但是相比于需要把粮草运送到天下各处的我军,这个问题自然要小很多。”荀羡会意:“关中兵马过于分散,既然如此,发挥兵马分散的优势,四处出击,歼敌于外线,的确好过在都督府自家地盘上对峙。”跳出河洛,在外线征战,打杀的是大司马府的后备力量,切断的是大司马府的重要粮道,且大军所需要的粮草,既可以从关中运输过去,也不算很远,更可以就食于敌,吃大司马的粮食,让大司马没得吃。

  权翼笑了笑:“正是此意。实不相瞒,虽然刺史那边还没有消息传来,但是余相信,刺史肯定也不会把兵马屯在枋头一动不动。无论是守卫枋头,还是守卫河洛的这些城关和营寨,都用不到那么多的兵马,守军太多其实也是累赘,只要有少数精兵带着本地的丁壮和郡兵就完全足够。所以把大军派出去,到外线去,才能够真正破解眼前的僵局。不过刺史再怎么顾及,也只能顾及到青州,既然如此,淮西这边不妨就交给我们来做。”荀羡惊奇的问道:“所以不打算请示一下都督府或者刺史那边了?”权翼瞥了他一眼:“都督此时就算是已经意识到河洛战事的危险,从巴蜀折返,也应该还耽搁在蜀道上,至于刺史,其既然停留在枋头,意味就很明显,大河以南的战局,我们来负责了。等请示他们再做决断,不知道拖延到什么时候去了!说不定桓温的兵马都已经杀到洛阳城下,我军只能龟缩求援矣。什么时候关中王师要这么打仗?”荀羡愣了愣,才发现的确是自己谨慎的。

  这也是因为他和都督府合作,以及后来正式投靠都督府之后,其实一直没有独自领兵,在睢阳坐镇,都是谢奕和他共同做决定。

  而谢奕是谁?这不但是个莽夫,还是都督的老丈人,的确有莽的资本,所以其要不请示就行动,荀羡一般也不在意。

  轮不到他承担风险。现在轮到荀羡自己做决定了,荀羡当然有些犹豫。

  但是转念一想,都督一向是鼓励将在外的,要求将领们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把握战机。

  来源:前一章第一七零八章先战睢阳

  请收藏:https://m.pzshe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