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〇五章 民族意识_从海岛县令到时空贸易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昆仑地区,原属红海西南岸的昆仑国,这里地广人稀,百姓以黑皮肤居多。

  是以大夏刚刚来到这边的时候,这所谓的昆仑国贵族就向大夏出售劳役,久而久之这些劳役就被称之为昆仑奴,所在的这个国家就被称为是昆仑国。

  南昆仑地区,指的是昆仑国以南,大片未形成国家民族政权的地区,那里的子民同样是皮肤黝黑,看起来与昆仑国类似,处于原始的捕猎、采集阶段,以村庄部落为单位,是以被称为南昆仑。

  无论是昆仑,还是南昆仑,经济发展情况都是比较的差。

  境内多高原山地,不事农耕、不明农时,甚至什么叫粮食都不清楚。

  很多比较原始的山中部落,还保持着茹毛饮血的习惯,死亡率极高、后代成活率极低。

  李宝当初对这片地区起了心思的时候,昆仑国沿海的那些贵族,很快的说服他们的国王,将沿海的大片区域和山地高原划给了大夏,一点都不带心疼的将他们认为的“包袱”抛了出来。

  南昆仑地区更是夸张,只要大夏过去询问的部落,都是眼巴巴的盼着大夏将他们收了。

  说白了就是当地百姓,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希望成为夏族人那样能有生存保障又体面的人。

  南昆仑地区,毗邻红海与西南大洋,最初划入大夏管辖的有数万个村庄部落,从红海沿岸一直到西南大洋沿海上千里,可是给总理院出了个天大的难题。

  人口将近百万,民族数以万计,生产力极端低下,甚至很多地方连穿衣服都不懂。

  这样的地方让总理院怎么去发展?又需要派出多少人、投入多少资金发展起来?

  最后还是李成帮着说了话,应承了一大部分的事情,才算是说服了总理院。

  三年过去了,南昆仑地区在大夏不计成本的投入下,还有众多民间商号的大力投资之下,早已变化了模样,成为了西南大洋彼岸的人间天堂。

  这一切得益于大夏各项基础产业的完整,以及这片区域资源的丰富。

  资源丰富,自然会吸引大量的投资者到来,从事各项资源开发工作。

  首先就是海港的投资,大夏全面放开了在南昆仑地区的海港建设,允许民间商号建立自营海港,引来了数量巨大的中原投资商人,尤其是其中的岭南商号最为热衷。

  他们投入大量的资金,雇佣大量的人口,在各所大学的规划设计院协助下,沿着南昆仑地区的海岸线,建设了数千座大小港口,有效的拉动了大夏商贸与南昆仑地区的物资流通。

  这些商号不辞辛苦的建港,自然也是看中了这片地区丰富的资源。

  南昆仑的高原山地之中,有不计其数的铜矿,而且品质很高,完全能够弥补中原铜矿缺少的局面,只需要雇佣一些人进山建立矿场,不出三年就能将建港和建矿场的投资

  请收藏:https://m.pzshe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